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多发性直肠息肉怎么处理

多发性直肠息肉怎么处理

2025年10月13日 18:28:24
病情描述:

多发性直肠息肉怎么处理

医生回答(1)
  • 曾纪晓
    曾纪晓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多发性直肠息肉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等,治疗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切术、EMR、ESD及手术切除,术后需定期结肠镜复查等随访,儿童、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治疗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诊断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便血情况(包括便血颜色、量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等)、腹痛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等,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家族中若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患者患多发性直肠息肉的风险可能增加。

    2.直肠指检: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初步了解直肠内是否有息肉样病变,能触及到较大的息肉,但对于较小的息肉可能难以发现。

    3.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多发性直肠息肉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直肠及结肠黏膜的情况,清晰发现息肉的数量、大小、位置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腺瘤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等,病理结果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二、治疗方法

    1.内镜下治疗

    高频电切术:对于有蒂的较小息肉,可通过结肠镜应用高频电刀将息肉切除。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脱落而达到切除目的。

    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无蒂或广基的较小息肉,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等使病变黏膜抬起,然后用圈套器等将病变黏膜切除。

    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较大的无蒂息肉,尤其是怀疑有癌变倾向的息肉,可采用ESD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能更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

    2.手术治疗

    若息肉数量多、范围广,或者内镜下治疗困难,可能需要行直肠部分切除术。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在内镜下治疗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时才考虑。

    三、术后随访

    1.定期结肠镜复查:由于多发性直肠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患者术后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复查。一般术后1年内复查1次结肠镜,如果复查结果正常,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但具体间隔时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息肉性质等因素由医生决定。

    2.监测相关指标:对于腺瘤性息肉患者,要关注血清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如有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多发性直肠息肉相对少见,若发生,治疗上更倾向于选择对儿童创伤小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如高频电切等,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排便情况、有无出血等并发症,由于儿童的肠道功能和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加精细的护理和监测。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内镜下治疗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出血等并发症,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以及对息肉切除术后恢复情况的观察,因为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较高。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要考虑到生理周期等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在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术后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妊娠期女性发现多发性直肠息肉时,治疗需谨慎权衡,因为妊娠期间进行内镜操作或手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