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梗阻的病因及护理问
婴儿肠梗阻的病因及护理
-
婴儿肠梗阻病因多样,包括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道炎症性疾病、动力性肠梗阻及肠套叠等;护理方面需密切观察病情,取半卧位,做好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皮肤护理,特殊人群早产儿和有窒息史婴儿护理更精细。
一、婴儿肠梗阻的病因
婴儿肠梗阻的病因多样,从解剖结构因素来看,先天性肠道畸形较为常见,比如肠闭锁,这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空化不全所致,在新生儿肠梗阻中占比较高;肠狭窄也是先天性因素的一种,会导致肠腔部分狭窄,影响肠内容物通过。
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引发肠梗阻,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早产儿或有窒息史的婴儿,炎症导致肠壁水肿、渗出,进而引起肠腔堵塞。
动力性肠梗阻方面,先天性巨结肠是常见原因,由于结肠远端肠壁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痉挛,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内容物通过障碍。
另外,肠套叠也是婴儿肠梗阻的重要病因,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由于肠蠕动功能紊乱,使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造成肠内容物通过受阻。
二、婴儿肠梗阻的护理
(一)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因为肠梗阻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感染、休克等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观察呕吐情况,记录呕吐的时间、频率、呕吐物的性状,如是否为胆汁样呕吐物等,这有助于判断肠梗阻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观察腹部情况,包括腹胀程度、有无肠型及蠕动波等,肠型和蠕动波的出现提示肠梗阻可能较为严重。同时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恶化。
(二)体位护理
一般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减轻腹胀对呼吸的影响,使膈肌下降,增加肺通气量。对于半卧位不舒适的婴儿,要注意保持其身体的舒适体位,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三)胃肠减压护理
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堵塞。观察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开始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发展,若为血性引流液,可能提示肠管有缺血、坏死等情况。严格按照胃肠减压的护理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四)营养支持护理
对于肠梗阻婴儿,要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果是完全性肠梗阻,需要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保证婴儿的营养需求。静脉补液要注意速度和量的控制,根据婴儿的体重、脱水程度等调整补液方案。如果是部分性肠梗阻,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给予少量清淡流质饮食,但要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加重情况。
(五)皮肤护理
由于婴儿肠梗阻时可能有呕吐、胃肠减压等情况,会导致皮肤受到刺激,要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等,每次清理后可涂抹适量的护臀霜等保护皮肤,防止红臀等皮肤问题的发生。
对于特殊人群婴儿,在护理中要更加精细。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肠梗阻发生后病情变化更快,护理时要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容易出现体温不升,要注意保暖,但保暖方式要温和,避免过热或过冷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有窒息史的婴儿发生肠梗阻时,要特别注意呼吸情况的观察,因为其呼吸功能可能相对较弱,肠梗阻引起的腹胀等可能进一步影响呼吸,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