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正常能排除肠癌吗问
大便常规正常能排除肠癌吗
-
大便常规正常不能完全排除肠癌,肠癌有多种其他检查手段,如结肠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肿瘤标志物检查有辅助作用,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包括年龄在45岁以上尤其是50-75岁、有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史的人群,要重视肠癌筛查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手段。
肿瘤位置因素:若肠癌发生的位置较为特殊,粪便中的肿瘤细胞等没有及时混合到粪便中,可能导致大便常规检测不到异常。例如,右半结肠的癌肿,由于肠腔较大,粪便较稀,肿瘤出血可能少量且间断,容易被肠道内的液体稀释,从而大便常规可能呈现阴性。
肿瘤类型因素:一些黏液腺癌等类型的肠癌,其分泌的黏液可能不会导致大便常规中潜血等指标快速出现异常改变,也可能使大便常规结果正常。
肠癌的其他检查手段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能够发现结肠内的微小病变,如息肉、早期癌等,还可以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这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对于有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肠癌患者、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筛查时间有所不同,一般40岁以上人群建议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若有高危因素,筛查年龄可能提前。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包括腹部CT平扫加增强等,可以了解肠道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判断肿瘤有无转移等。对于中晚期肠癌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CT可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侵犯邻近器官等。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在评估直肠癌的盆腔侵犯情况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对于怀疑直肠癌且需要精确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时,MRI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查: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对肠癌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来诊断肠癌,因为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限。例如,CEA在肠癌患者中可能会升高,但在一些良性疾病如结肠炎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而在一些肠癌患者中CEA可能正常。
高危人群的特别关注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肠癌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一般45岁以上为肠癌的高发年龄区间,50-75岁是肠癌筛查的重点年龄段。对于年龄在这个区间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肠癌的筛查,无论大便常规结果如何,都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
家族史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肠癌,那么自身患肠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类高危人群除了要按照常规的筛查年龄进行检查外,可能需要提前进行结肠镜等检查,并且检查的频率可能要比无家族史的人群更高。例如,若父母一方患有肠癌,子女可能需要在40岁左右就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且间隔时间可能缩短为3-5年一次。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肠癌发病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即使大便常规正常,也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同时积极进行肠癌的筛查。建议这类人群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保持健康的体重等,以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
病史因素: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肠癌的发病风险比正常人高。这类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肠道情况,除了定期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外,要更积极地进行结肠镜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肠道的病变,包括可能的癌变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