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常规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常规

2025年10月13日 19:31:55
病情描述: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常规

医生回答(1)
  • 梁月有
    梁月有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留置导尿管护理常规包括导尿管选择与准备、操作中护理要点、留置期间护理(尿管固定、尿液观察记录、尿管及会阴部护理)、拔管护理及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涵盖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护理特点,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尿管堵塞等。

    一、导尿管的选择与准备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一般成年男性可选16-18号导尿管,成年女性可选14-16号导尿管。选择导尿管时要确保其材质安全,无刺激性。准备导尿包等相关用物时,要检查用物是否齐全、灭菌是否合格等。

    二、操作中的护理要点

    患者准备: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儿童患者可能会因陌生环境和操作感到恐惧,应给予安抚和沟通;女性患者要注意隐私保护。操作前要协助患者摆好合适体位,成年男性取仰卧位,双腿略分开;成年女性取膀胱截石位等。

    无菌操作:整个导尿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操作人员要穿戴好无菌手套,严格消毒会阴部等操作部位,消毒范围要符合要求,男性消毒顺序为阴茎前端、阴囊、阴茎,女性消毒顺序为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等。

    三、留置导尿管期间的护理

    尿管固定: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尿管脱出或扭曲。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避免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导致尿管脱出。固定时可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尿导管固定贴等。

    尿液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量等。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清晰透明。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如血尿、浑浊等)、尿量异常(如少尿、无尿或突然增多等),要及时报告医生。记录24小时尿量等情况,这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很重要,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正常尿量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成人24小时尿量在1000-2000ml,儿童根据年龄不同尿量也有相应范围。

    尿管护理:定期更换尿袋等相关引流装置,一般每周更换尿袋1-2次,尿管根据材质等因素遵医嘱定期更换。更换尿袋等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保持尿管引流系统通畅,避免尿管弯曲、堵塞等,如发现堵塞可尝试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但要注意压力不能过高,防止损伤尿道。

    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洁会阴部2-3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由前向后清洁;男性患者要清洁阴茎头及周围等部位。

    四、拔管护理

    当患者病情需要拔除导尿管时,要做好拔管前的准备。向患者解释拔管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配合。拔管时要缓慢轻柔,避免强行拔出损伤尿道。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有无排尿困难、血尿等表现。对于儿童患者,拔管后要关注其排尿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处理。

    五、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是留置导尿管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管及引流系统通畅、定期更换尿袋等。如果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同时加强会阴部护理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护理上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尿管堵塞:除了保持引流系统通畅外,要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等。对于能进食的患者,要鼓励其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左右,以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减少尿管堵塞的发生概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