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吃黄芪呢问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芪呢
-
从实证体质、阴虚阳亢者、孕妇、儿童、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等角度来看,实证体质者(表实证、湿热实证)、阴虚阳亢者、孕妇、低龄儿童、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不适合吃黄芪,需综合自身状况及特殊人群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判断是否食用黄芪以保障健康。
从中医角度而言,黄芪有补气升阳等功效,对于实证体质者不适合食用黄芪。实证主要包括表实证、湿热实证等。表实证是指人体肌表被外邪侵袭,出现无汗、恶寒等症状,此时人体需要的是通过发汗等方式祛除外邪,而黄芪有收敛之性,会阻碍外邪的散发,导致外邪滞留体内,加重表实证的病情。例如《本草经疏》中提到“表实邪盛者忌之”,这里的表实邪盛就属于表实证范畴,这类人群食用黄芪会影响身体对外邪的祛除,不利于健康恢复。湿热实证则是体内有湿热之邪,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舌苔黄腻等症状,黄芪的补气作用可能会助湿生热,使湿热之邪在体内更难清除,加重湿热的症状,如导致湿热阻滞气机,出现脘腹胀满等不适。
实证角度二:阴虚阳亢者
阴虚阳亢者体内阴液不足,阳气相对偏亢,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症状。黄芪性温,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阴虚阳亢者食用黄芪可能会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阴虚的程度,使阳亢的情况更加严重。因为黄芪的温补之性会打破阴虚阳亢者原本相对失衡的阴阳状态,导致虚火更旺,出现一系列阴虚火旺加重的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特殊人群角度一: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适合随意食用黄芪。从中医理论及临床观察来看,黄芪有一定的促进机体气血运行等作用,但孕妇在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盲目食用黄芪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黄芪的补气升阳作用可能会影响孕妇体内的气血分布和胎儿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在孕早期,胎儿着床尚不稳定,食用黄芪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等。现代医学虽没有明确的大规模研究绝对禁止孕妇食用黄芪,但从中医的辨证角度以及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考虑,一般不建议孕妇食用黄芪,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体质等情况由医生谨慎判断是否可以使用。
特殊人群角度二:儿童
低龄儿童一般不适合随意食用黄芪。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黄芪属于补气之品,儿童如果没有明确的气虚表现,食用黄芪可能会导致气机壅滞等问题,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例如儿童本身阳气相对偏盛,如果盲目食用黄芪补气,可能会出现上火等症状,如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情况。只有在儿童有明确的气虚表现,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且经过中医医生辨证后认为可以使用黄芪时,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并且要严格控制用量等。
特殊人群角度三: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不适合食用黄芪。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本身血压偏高,且多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黄芪的补气升阳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压,加重肝阳上亢的病情。因为黄芪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对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食用黄芪可能会打破原本已经失调的气血阴阳状态,导致血压进一步波动升高,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和病情的稳定。
总之,在考虑是否食用黄芪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体质状况以及是否属于特殊人群等多方面因素,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和决策,以确保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