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怎样治疗肠梗阻

怎样治疗肠梗阻

2025年10月13日 19:21:56
病情描述:

怎样治疗肠梗阻

医生回答(1)
  • 郭庆渠
    郭庆渠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向他提问

    肠梗阻治疗分基础治疗和解除梗阻。基础治疗包括禁食禁饮(儿童需安抚并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老年要轻柔操作并观察引出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糖尿病患者需特注意血糖)。解除梗阻有非手术治疗(胃肠动力药物要严掌握适应证,儿童慎用;灌肠适部分低位肠梗阻但有禁忌情况)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无效、有绞窄征象需手术,根据情况选手术方式,手术中要减少肠道损伤保护血运),需个体化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调整措施。

    一、基础治疗

    1.禁食禁饮:患者需严格禁食禁饮,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减轻肠道负担,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安抚,避免其哭闹导致腹压增加,加重肠梗阻症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禁食禁饮期间,需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因为儿童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装置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肠道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胃肠减压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胃肠道黏膜,因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黏膜较为脆弱。同时要密切观察胃肠减压引出液的颜色、量等,若引出大量血性液体,需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根据患者的出入量、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等补充水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例如通过检测血钠、血钾、血氯等指标来调整补液成分。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时,要特别注意血糖的监测和调整,因为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加重病情。

    二、解除梗阻

    1.非手术治疗

    胃肠动力药物:某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可能对部分肠梗阻患者有一定作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术后早期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可考虑使用适量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但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胃肠动力药物,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需根据体重等因素严格评估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灌肠:适用于部分低位肠梗阻患者,通过灌肠可以促进肠道内粪便排出,减轻梗阻。但对于绞窄性肠梗阻、肠道有坏死倾向等情况的患者禁忌灌肠。对于老年患者进行灌肠时,要注意灌肠液的温度、压力等,避免引起肠道损伤或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非手术治疗无效、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征象(如腹痛加剧呈持续性剧烈疼痛、有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肠型固定等)时需及时手术。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时机的把握略有不同。儿童患者由于其病情变化较快,一旦怀疑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手术,以减少对肠道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决定手术时要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但对于明确的绞窄性肠梗阻,也应积极手术,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手术方式:根据肠梗阻的病因、部位、性质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术等。例如对于因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多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对于粘连导致的肠梗阻,可行粘连松解术。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肠道的损伤,注意保护肠管血运,确保手术效果。

    肠梗阻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