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注意事项问
肠梗阻的注意事项
-
肠梗阻患者护理需从多方面着手,饮食方面急性期禁食禁水,缓解期逐步过渡;病情监测要关注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体位上发作时取半卧位,缓解后适当活动;基础护理包括口腔和皮肤护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密切观察表现、谨慎用药,老年人关注基础疾病、轻柔护理、调整饮食,妊娠期女性兼顾胎儿监测和治疗。
一、饮食方面
1.急性期:肠梗阻急性期需禁食禁水,通过胃肠减压等方式来减轻肠道压力,让肠道得以休息,此阶段完全依靠静脉补充营养以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2.缓解期:当肠梗阻缓解后,应从少量流食开始逐步过渡。比如先给予清淡的米汤,观察数小时后若无不适,再逐渐增加摄入量,可过渡到半流食,如稀粥等,然后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恢复正常饮食时要遵循从少到多、从软到硬、从单一到多样的原则,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或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大量肉类等,防止再次引发肠梗阻。
二、病情监测
1.症状观察:密切关注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相关症状的变化。若腹痛加剧、呕吐频繁、腹胀明显加重或出现排气排便再次停止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例如,原本腹痛是阵发性的,若转为持续性剧烈腹痛,可能提示肠绞窄等严重情况。
2.生命体征监测:对于住院患者,要密切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体温升高可能提示肠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可能提示出现休克等严重状况。
三、体位与活动
1.体位:在肠梗阻发作时,患者宜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减轻腹胀对呼吸的影响,同时也能使炎性渗出液积聚在盆腔,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
2.活动:在肠梗阻缓解后,可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坐起等轻度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协助其翻身,防止肺部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术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床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
四、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由于患者禁食禁水时间较长,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进行口腔清洁,每天2-3次。
2.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更换床单、衣物,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防止压疮的发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肠梗阻多与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等有关。在护理儿童肠梗阻患者时,要更加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呕吐物及排便情况。儿童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格外留意其细微表现,如是否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等。同时,儿童用药需谨慎,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肠梗阻可能与动脉硬化导致肠道供血不足、肿瘤等因素有关。老年人胃肠功能本身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护理操作不当引发其他并发症。饮食调整要更加注重易消化,根据老年人的消化能力逐步调整饮食结构。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肠梗阻较为特殊,需要兼顾胎儿的情况。要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胎动等情况,在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饮食调整要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加重肠梗阻症状。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