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颈椎病艾灸穴位

颈椎病艾灸穴位

2025年10月13日 11:33:14
病情描述:

颈椎病艾灸穴位

医生回答(1)
  • 卢焯明
    卢焯明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颈椎病艾灸疗法,包括常用穴位(大椎穴、风池穴、肩井穴的位置及作用)、艾灸操作要点(艾灸方法有温和灸、悬灸及艾灸频率)和注意事项(禁忌人群有皮肤破损处、孕妇、高热患者及安全提示如观察皮肤反应、艾灸后保暖等)。

    一、常用艾灸穴位介绍

    (一)大椎穴

    1.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作用: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艾灸大椎穴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僵硬、疼痛等有一定缓解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艾灸大椎穴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颈部炎症的消退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颈椎病患者,艾灸大椎穴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颈部不适的作用,尤其对于因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颈部气血不畅的人群效果较为明显。

    (二)风池穴

    1.位置: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2.作用:风池穴与颈部经络气血运行密切相关,艾灸风池穴能缓解颈椎病导致的头痛、头晕、颈部酸胀等症状。它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改善颈部的气血供应。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可能更容易因气血不足等因素引发颈椎病相关症状,艾灸风池穴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艾灸风池穴可以辅助缓解因颈椎退变等引起的颈部及头部不适。

    (三)肩井穴

    1.位置:在肩部,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2.作用:肩井穴对于颈椎病引起的肩部及上肢的放射性疼痛等有缓解作用。艾灸肩井穴能疏通肩部及颈部的经络气血,减轻肩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不同年龄的患者,艾灸肩井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肩部及颈部的气血运行,对于有长期肩部劳累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艾灸肩井穴可以起到预防和缓解颈椎病相关肩部症状的作用。

    二、艾灸操作要点

    (一)艾灸方法选择

    1.温和灸: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所选穴位皮肤约2-3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距离可适当近一些,但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烫伤;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控制距离和时间,防止烫伤。

    2.悬灸:类似温和灸,医者手持艾条在穴位上方进行悬起熏灸,操作时要保持艾条与皮肤的距离相对稳定,保证艾灸的温热效应传递到穴位深层。

    (二)艾灸频率

    一般来说,每周可艾灸2-3次,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持续1-2周左右。但具体频率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体质等因素调整。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艾灸频率不宜过高,避免过度耗伤正气;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艾灸频率,但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注意事项

    (一)禁忌人群

    1.皮肤破损处:如果颈部皮肤有破损、溃疡等情况,不宜在该部位进行艾灸,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2.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艾灸,因为艾灸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的刺激,引发宫缩等情况,威胁胎儿安全。

    3.高热患者:高热患者本身体温调节功能异常,艾灸可能会加重发热症状,所以不宜进行艾灸。

    (二)安全提示

    艾灸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皮肤发红、起疱等情况,要立即停止艾灸。对于儿童,家长要全程陪同,确保艾灸安全;对于老年患者,要帮助其调整舒适的艾灸姿势,防止艾灸过程中发生意外摔倒等情况。同时,艾灸后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寒,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