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睾丸变大了是什么原因

睾丸变大了是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13日 20:08:51
病情描述:

睾丸变大了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郑宇朋
    郑宇朋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男性睾丸变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炎症性原因包括附睾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生活不规律等人群易患)和睾丸炎(儿童及青少年易患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的睾丸炎,细菌性睾丸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免疫力低下者易患);肿瘤性原因主要是睾丸肿瘤(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隐睾病史者为高危人群);外伤性原因是睾丸外伤(从事剧烈运动或高风险职业人群易发生,各年龄段均可);鞘膜积液是因鞘膜腔内液体分泌与吸收失衡致液体积聚使睾丸变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精索静脉曲张多见于青壮年,左侧更常见,长期站立工作人群风险高。

    一、炎症性原因

    (一)附睾炎

    发病机制: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附睾,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附睾肿胀,进而可能使睾丸看起来变大。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例如,尿道逆行感染可使病原体到达附睾引发炎症。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生活不规律、长时间久坐、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群相对更易患附睾炎。青少年可能因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特点,如尿道较短等,增加感染风险;成年男性若有不洁性行为等也易诱发。

    (二)睾丸炎

    发病机制: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炎症导致睾丸组织充血、水肿,体积增大。比如,儿童时期患流行性腮腺炎后,部分人可能出现睾丸炎并发症。

    人群特点:儿童及青少年是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高发人群,而细菌性睾丸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患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

    二、肿瘤性原因

    (一)睾丸肿瘤

    发病机制: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隐睾等有关。隐睾患者发生睾丸肿瘤的风险比正常下降至阴囊内的睾丸高得多。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使睾丸体积逐渐增大。

    人群特点: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是该年龄段男性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有隐睾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睾丸状况。

    三、外伤性原因

    (一)睾丸外伤

    发病机制:阴囊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睾丸组织可能出现挫伤、破裂等情况,导致睾丸内出血、水肿,进而体积增大。例如,运动时阴囊受到碰撞、交通事故中会阴部受伤等情况都可能引起睾丸外伤。

    人群特点:从事剧烈运动或有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等)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睾丸外伤,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玩耍时若受到不当外力也可能导致睾丸外伤。

    四、鞘膜积液

    (一)发病机制

    鞘膜腔内液体分泌与吸收失衡,导致液体积聚,使阴囊内睾丸周围鞘膜囊内液体增多,外观上睾丸变大。常见的原因有炎症、外伤、肿瘤等因素影响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

    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婴儿时期鞘膜积液有一定的自行吸收可能,而成人鞘膜积液多由病理因素引起,如附睾炎、睾丸肿瘤等并发鞘膜积液时,不同年龄段因基础疾病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老年人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影响排尿,间接导致鞘膜积液,进而使睾丸看起来变大。

    五、其他原因

    (一)精索静脉曲张

    发病机制: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导致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迂曲。严重时可能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和温度调节等,间接引起睾丸体积变化。其发生可能与精索静脉瓣功能不全、静脉回流障碍等有关。

    人群特点:多见于青壮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更为常见,这与左侧精索静脉的解剖特点有关。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可能因重力因素增加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睾丸状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