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尿路感染主要原因问
反复尿路感染主要原因
-
反复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女性解剖结构异常(尿道短宽直且近肛门,儿童尿道黏膜娇嫩)、泌尿系统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机体免疫力低下(儿童免疫系统未成熟、成年女性特殊时期及老年免疫下降)、细菌因素(细菌黏附性强及耐药性)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影响。
一、解剖结构异常
(一)女性生理结构特点
女性尿道短、宽且直,距离肛门较近,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尿道进入膀胱引发感染。例如,成年女性尿道长度约3-5厘米,而男性尿道较长且有弯曲,相比之下女性尿道的解剖结构更利于细菌侵入。在儿童中,婴幼儿的尿道黏膜娇嫩,加上外阴易受污染等因素,也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二)泌尿系统畸形
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泌尿系统畸形情况。膀胱输尿管反流会使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细菌在局部定植繁殖,从而反复引发尿路感染。有研究表明,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儿童,反复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二、机体免疫力低下
(一)儿童群体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例如,6个月-2岁的婴幼儿,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而自身主动免疫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在营养不良的儿童中,由于机体的营养状况不佳,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也更易发生反复尿路感染。
(二)成年女性
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性生活等因素影响下,局部免疫力可能会有波动。月经期间,阴道pH值改变,且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性生活时可能会将尿道周围的细菌挤入膀胱,再加上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成年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反复尿路感染的几率增加。而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出现反复尿路感染,这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衰退、免疫监视功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三、细菌因素
(一)细菌的黏附特性
某些特定细菌具有较强的黏附于尿路黏膜的能力。例如大肠埃希菌,其表面存在特定的菌毛等结构,能够牢固地黏附在尿道、膀胱等部位的黏膜上皮细胞上,从而定植下来并引发感染。一旦黏附成功,细菌就容易在局部繁殖,导致炎症反应,并且由于黏附牢固,不易被尿液冲刷清除,进而造成反复尿路感染。
(二)细菌的耐药性
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尿路中的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当使用常规敏感抗生素治疗时,耐药菌无法被有效杀灭,细菌继续在尿路中存活繁殖,使得尿路感染反复发生。例如,在一些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中,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发现,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这就使得感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反复发作。
四、其他因素
(一)个人卫生习惯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导致反复尿路感染的常见因素。例如,不注意外阴清洁,尤其是女性在排便后未从front-to-back(由前向后)擦拭,容易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附近;儿童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外阴等,都增加了细菌感染尿路的机会。
(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升高,尿液中含糖量增加,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同时高血糖状态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反复尿路感染,且感染后不易控制。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并且一旦发生尿路感染,更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