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停育是什么意思问
胚胎停育是什么意思
-
胚胎停育是妊娠早期胚胎发育停止的现象,常见原因有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内分泌失调、子宫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全身性疾病)、父亲因素、环境因素等,临床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疼痛,诊断靠超声检查、血hCG及孕酮测定,确诊后需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后注意休息营养,避孕3-6个月后再备孕,特殊人群备孕更谨慎。
常见原因
染色体异常:无论是精子还是卵子,只要携带遗传物质的染色体发生了异常,即使形成了受精卵,胚胎也不会正常发育。这是胚胎停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约50%-60%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这种情况不受年龄等因素的特殊影响,男女双方都可能存在染色体问题。
母体因素
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不足,不能支持胚胎的发育;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高泌乳素血症等,过高的泌乳素会抑制排卵和影响胚胎着床等,这些情况在有内分泌疾病史或内分泌失调症状的女性中更易发生。
子宫异常: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空间;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会影响宫腔内环境;宫腔粘连等,这些子宫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会阻碍胚胎的正常生长,有子宫相关疾病病史的女性风险较高。
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可能攻击胚胎;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过强等,这类情况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免疫功能紊乱的女性中发生胚胎停育的风险增加。
全身性疾病:孕妇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高热、细菌或病毒感染等,高热可导致子宫收缩,影响胚胎血供;严重的贫血、慢性肝肾疾病等,会影响母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影响胚胎发育,有慢性疾病病史或孕期感染疾病的孕妇需特别关注。
父亲因素:精子染色体异常也可导致胚胎停育,虽然相对母体因素比例较低,但男性如果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大量吸烟、酗酒等)会增加精子染色体异常的概率。
环境因素:孕妇过多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如苯、甲醛等)、某些药物等,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会对胚胎造成损害,导致胚胎停育,长期处于污染环境工作或生活的女性风险较高。
临床表现
多数孕妇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可能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一般为暗红色血性白带,也可伴有下腹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轻微的坠胀感,有的则较为剧烈。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妊娠囊的形态、大小以及胎芽、胎心情况,是诊断胚胎停育的重要手段,一般在妊娠6-7周左右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胚胎发育状况。
血hCG及孕酮测定:动态监测血hCG的变化,如果血hCG增长缓慢或不升反降,同时孕酮水平较低,提示胚胎发育可能异常。
处理措施
一旦确诊胚胎停育,需要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包括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等,具体需要根据孕妇的孕周等情况来选择。终止妊娠后,女性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一般建议至少避孕3-6个月后再考虑再次妊娠,再次妊娠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包括夫妻双方的染色体检查、女方内分泌检查、子宫情况检查等,以排查可能导致胚胎停育的因素,降低再次发生胚胎停育的风险。对于有过胚胎停育史的特殊人群,如年龄较大的女性(35岁以上属于高龄孕妇,胚胎停育风险相对增加)、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等,在再次备孕时需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孕期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