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膀胱结肠瘘的名词解释

膀胱结肠瘘的名词解释

2025年10月13日 10:48:14
病情描述:

膀胱结肠瘘的名词解释

医生回答(1)
  • 郑宇朋
    郑宇朋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膀胱结肠瘘是膀胱与结肠间存在异常通道的少见疾病,病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临床表现包括尿液异常、腹部症状、感染表现,诊断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瘘管并修复缺损部位,手术需依情况对不同人群精细操作或评估耐受能力选择时机方式。

    一、病因

    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膀胱与结肠之间的分隔发育不全,从而形成瘘管。这种情况在新生儿或婴幼儿中可能存在,与胚胎时期的发育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发生先天性膀胱结肠瘘的概率理论上无明显差异,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胚胎发育情况而定。

    后天性因素

    手术损伤:如盆腔部位的手术,像直肠癌根治术等手术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膀胱和结肠,进而导致瘘的形成。对于接受过此类手术的患者,无论男女,都存在发生膀胱结肠瘘的风险,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相关症状。

    疾病侵袭:某些恶性肿瘤,如膀胱癌侵犯结肠,或者结肠癌侵犯膀胱,会破坏膀胱与结肠之间的组织,造成瘘管形成。老年患者如果患有此类恶性肿瘤,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肿瘤侵袭等情况相对更易发生。

    炎症感染:长期的膀胱炎、结肠炎等炎症刺激,可能会使膀胱与结肠的组织发生坏死、破溃,最终形成瘘。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因炎症感染引发,但长期患有慢性炎症的人群风险相对更高,比如一些患有慢性结肠炎多年的患者。

    二、临床表现

    尿液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粪便经尿道排出的情况,尿液中可能混有粪便残渣,这是因为结肠内的内容物通过瘘管进入了膀胱。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只要发生膀胱结肠瘘,都可能出现这种尿液性状改变的表现。

    腹部症状:可能会有腹痛、腹胀等表现。如果瘘管较小,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如果瘘管较大,肠道内容物大量进入膀胱,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腹部不适,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加剧、腹胀明显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对腹痛、腹胀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感染表现:由于肠道细菌进入膀胱,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感染表现,但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感染可能更易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膀胱和结肠的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异常通道的可能。超声检查对婴幼儿等不配合检查的人群相对较易实施,通过超声可以发现膀胱内是否有异常的回声等情况提示瘘管存在。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膀胱与结肠之间的解剖关系,明确瘘管的位置、大小等。对于成年患者,CT检查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钡剂灌肠造影:通过向结肠内注入钡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钡剂是否进入膀胱,从而明确膀胱结肠瘘的存在。这种检查方法对于诊断膀胱结肠瘘有一定的特异性。

    内镜检查:膀胱镜或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和结肠内的情况,发现瘘管的具体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可以看到结肠黏膜通过瘘管突入膀胱内,结肠镜检查时可以看到膀胱黏膜通过瘘管突入结肠内。

    四、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需要将瘘管切除,并对膀胱和结肠的缺损部位进行修复。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瘘管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要更加精细,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身体耐受手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