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好转的表现问
支气管肺炎好转的表现
-
肺炎好转可从症状改善、一般状态改善、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几方面体现,症状上发热缓解、咳嗽减轻、呼吸平稳;一般状态上精神状态佳、食欲增加;体征上肺部啰音减少、影像学表现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上血常规指标好转、降钙素原降低。
咳嗽减轻:咳嗽频率降低、程度变轻。原本频繁剧烈的咳嗽,现在咳嗽次数减少,咳痰也相对容易。这是因为肺部炎症逐渐吸收,气道黏膜的刺激减轻,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排出更顺畅。例如儿童肺炎患者,原本每小时咳嗽5-6次,现在减少到1-2次,且咳嗽时能咳出较稀薄的痰液。
呼吸平稳: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儿童正常呼吸频率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如婴儿(1岁以内)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钟,幼儿(1-3岁)为25-30次/分钟,学龄前期儿童(3-6岁)为20-25次/分钟,学龄期儿童(6岁以上)为18-20次/分钟,若肺炎患者呼吸频率恢复到同龄儿童正常范围,且呼吸时胸廓起伏均匀,无呼吸困难表现(如鼻翼扇动、三凹征等),提示病情好转。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引起呼吸急促,炎症改善后气体交换恢复正常,呼吸就趋于平稳。
一般状态改善
精神状态佳:患儿不再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而是变得活泼、有精神,能正常玩耍、进食等。这是因为肺炎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炎症控制后,患儿的整体身体状况好转,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所以精神状态改善。例如原本肺炎患儿总是卧床不起、哭闹不止,现在能主动参与简单的游戏活动。
食欲增加:食量较前增多,能正常摄入食物。肺炎会影响患儿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当肺炎好转时,消化功能逐渐恢复,食欲就会增加。比如之前肺炎患儿每餐仅能吃平时的1/3,现在能吃到平时的2/3甚至接近正常食量。
体征变化
肺部啰音减少:医生通过听诊器可发现肺部原本密集的湿啰音或干啰音数量减少、范围变小。湿啰音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肺泡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渗出物时产生的声音,随着炎症吸收,渗出物减少,湿啰音就会减少;干啰音是气道狭窄或部分阻塞引起的,炎症减轻后气道狭窄改善,干啰音也会减少。例如原本双肺满布湿啰音,现在仅在肺底能听到少量散在湿啰音。
影像学表现好转: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炎症病灶范围缩小、密度减低。肺炎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部的浸润影等,随着炎症的吸收,浸润影的范围变小,密度从较高变得逐渐接近正常肺组织密度,这是肺炎病理上炎症逐渐消退的直接证据。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影像学表现的观察需结合其生理特点,如儿童的肺部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但炎症吸收的影像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
血常规指标好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下降。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细胞,肺炎时白细胞常升高,CRP也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当肺炎好转时,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白细胞计数会逐渐降至正常范围,CRP水平也会下降。例如患儿白细胞计数原本15×10/L(正常范围4-10×10/L),CRP50mg/L(正常范围<10mg/L),经过治疗后白细胞计数降至8×10/L,CRP降至10mg/L以下。
降钙素原(PCT)降低:PCT是严重细菌感染的指标之一,肺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PCT会升高,当肺炎好转时,PCT水平会逐渐下降,恢复正常范围。这对于判断肺炎的感染类型及病情转归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儿童肺炎中,PCT的监测能帮助医生了解感染控制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