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报告怎么看结果问
尿检报告怎么看结果
-
尿液检查包括一般性状、化学和沉渣显微镜检查等。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1000-2000ml,颜色通常淡黄至深黄,透明度清晰,化学检查中尿蛋白、尿糖等有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沉渣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等有正常及异常意义,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尿检有不同注意事项,尿检结果需综合多方面结合患者情况全面分析,异常时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一、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查
(一)尿量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尿量增多可能见于大量饮水、糖尿病等情况;尿量减少可能与脱水、肾功能不全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尿量有差异,儿童尿量会根据年龄而变化,比如婴儿尿量相对较少,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
(二)颜色
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至深黄色。如果尿液呈红色,可能是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等;浓茶色或酱油色尿可能是血红蛋白尿,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等;乳白色尿可能是乳糜尿,多见于丝虫病等。
(三)透明度
正常尿液清晰透明。若尿液混浊,可能是含有脓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如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液可混浊。
二、尿液化学检查
(一)尿蛋白
正常尿液中仅有少量蛋白,定性检查呈阴性。尿蛋白阳性可见于生理性情况,如剧烈运动、发热等;也可见于病理性情况,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时。
(二)尿糖
正常尿液尿糖定性为阴性。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也可见于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肾性糖尿等情况。
(三)尿胆红素和尿胆原
正常尿液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弱阳性或阴性。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多可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减少可见于阻塞性黄疸等。
三、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一)红细胞
正常尿液镜下红细胞无或偶见。红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外伤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等。
(二)白细胞
正常尿液镜下白细胞无或偶见。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三)尿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如果大量出现某种上皮细胞,可能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如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增多可见于膀胱炎症等。
(四)管型
正常尿液中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病理管型的出现有重要意义,如红细胞管型可见于肾小球肾炎;白细胞管型可见于泌尿系统感染;颗粒管型可见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等。
四、不同人群尿检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留取尿液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婴幼儿留尿可能需要特别的收集方法。儿童尿液检查结果的解读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比如儿童的正常尿量范围与成人不同,而且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尿检结果的分析要更谨慎。
(二)女性
女性留取尿液时要注意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影响检查结果。在孕期女性的尿检也有特殊意义,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可能会在尿检中有相应表现。
(三)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退等原因,尿液的一些指标可能会有变化,比如老年人的尿浓缩功能下降,尿量可能相对不太稳定,尿检结果的解读要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老年人的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表现不典型,尿检中白细胞等指标的意义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总之,尿检报告的解读需要综合尿液的一般性状、化学检查以及沉渣显微镜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同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如果尿检结果异常,要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