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的害处问
膀胱镜的害处
-
膀胱镜检查可能存在术中及术后情况,术中可能有尿道损伤、膀胱黏膜损伤、出血、感染风险;术后有短期不适、迟发性并发症如膀胱穿孔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风险更高需特殊处理。
一、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尿道损伤:在膀胱镜插入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对于男性患者,尤其是存在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情况时,损伤风险相对更高。这是因为膀胱镜需要通过尿道进入膀胱,若操作不熟练或患者自身尿道条件不佳,就容易造成尿道黏膜的擦伤、撕裂等,导致术后尿道疼痛、血尿等症状。
膀胱黏膜损伤:当膀胱镜接触膀胱黏膜时,可能引起膀胱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导致血尿。一般来说,这种损伤引起的血尿程度较轻,多在检查后短期内自行缓解,但如果操作粗暴等情况,也可能造成较严重的膀胱黏膜损伤,进而引发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出血:无论是尿道损伤还是膀胱黏膜损伤,都可能导致出血情况。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但如果出血较多,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例如,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等疾病,膀胱镜检查后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感染风险:膀胱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泌尿系统,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特别是本身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感染可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加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二、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短期不适: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尿道灼热、疼痛,下腹部不适等。一般来说,这些不适症状会在检查后数天内逐渐缓解,但对于一些体质较为敏感或操作过程中损伤相对较重的患者,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
迟发性并发症: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迟发性的并发症,如膀胱穿孔。膀胱穿孔相对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来修复穿孔部位。另外,长期来看,频繁的膀胱镜检查是否会增加膀胱肿瘤的发生风险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但从现有研究来看,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膀胱镜检查会直接导致膀胱肿瘤的发生,不过对于有膀胱肿瘤病史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在进行膀胱镜检查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进行膀胱镜检查时,由于其尿道较为狭窄、娇嫩,操作难度更大,发生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在检查前需要充分评估患儿的病情,严格掌握膀胱镜检查的适应证。操作时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动作要轻柔,检查后要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血尿、排尿困难等情况,加强护理,注意保持患儿尿道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泌尿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膀胱镜检查时尿道损伤、膀胱黏膜损伤的风险较高。同时,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也更高。在检查前要详细了解老年人的泌尿系统基础疾病情况,控制基础疾病稳定后再考虑是否进行膀胱镜检查。检查后要加强对泌尿系统感染的监测,如监测体温、观察尿液情况等,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需谨慎选择,避免不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膀胱镜检查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在进行膀胱镜检查前,必须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检查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和泌尿系统感染相关表现,加强血糖管理和泌尿系统感染的防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