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乳牙易患龋齿的原因是什么

乳牙易患龋齿的原因是什么

2025年10月13日 13:44:23
病情描述:

乳牙易患龋齿的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林梅
    林梅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向他提问

    乳牙易患龋齿与乳牙解剖生理特点、饮食、口腔卫生及细菌等因素有关,乳牙釉质牙本质薄、形态易存残渣、萌出早清洁差,儿童常食高糖粘性食物且进食频,自身及家长口腔清洁能力不足,还有致龋菌存在,需重视儿童乳牙护理及定期检查来降低患龋风险。

    一、乳牙解剖生理特点方面

    牙体组织特点:乳牙的釉质、牙本质较薄,矿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更容易被酸侵蚀发生龋坏。例如,与恒牙相比,乳牙的釉质厚度约为恒牙的1/3,牙本质厚度约为恒牙的1/2,在相同的致龋因素作用下,乳牙更易受到破坏。

    牙齿形态特点:乳牙牙颈部缩窄,牙冠近颈1/3处隆起,邻牙之间为面的接触,接触点呈面状,这些生理外形使得食物残渣易滞留,不易自洁,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比如,相邻乳牙之间的接触区域较宽,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其中,且难以通过咀嚼和舌头运动等方式清除。

    乳牙萌出时间及顺序:乳牙萌出时间较早,儿童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此时儿童的口腔清洁意识和能力较差,家长往往也容易忽视乳牙的清洁,增加了乳牙患龋的风险。而且乳牙萌出顺序有一定规律,在牙齿萌出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牙齿萌出不全等情况,导致局部不易清洁,易发生龋坏。

    二、饮食因素方面

    食物种类及特点:儿童常食用的食物多为含糖量高、粘性大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饼干、蛋糕等。这些食物在口腔中被细菌分解产酸,酸长时间作用于乳牙表面,会使牙齿脱矿,引发龋齿。例如,蔗糖是常见的致龋食物,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细菌能利用蔗糖产酸,每分解1克蔗糖可产酸并维持口腔pH值在5.5以下达20分钟左右,而牙齿脱矿的临界pH值为5.5,长期如此就会导致龋齿发生。

    进食频率:儿童进食次数较多,尤其是婴幼儿可能随时进食,口腔内长时间存在食物残渣,细菌持续产酸,增加了乳牙患龋的概率。比如,有些儿童频繁夜奶,夜间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降低,牙齿长时间接触奶液中的糖分,更容易发生龋坏。

    三、口腔卫生因素方面

    儿童自身口腔清洁能力不足:幼儿时期儿童的口腔清洁意识和能力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有效地进行口腔清洁。他们不会正确刷牙,难以将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清除干净。例如,3岁以下儿童基本不具备独立刷牙的能力,即使是3-6岁的儿童,刷牙的效果也往往不理想,不能彻底清除牙面上的菌斑。

    家长口腔保健意识及护理能力影响: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和护理能力也会影响乳牙健康。部分家长缺乏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没有及时帮助儿童清洁乳牙,或者清洁方法不正确。比如,有些家长给儿童清洁牙齿时,只是简单擦拭,不能有效去除菌斑和食物残渣。

    四、细菌因素方面

    致龋菌的存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致龋菌是导致乳牙患龋的重要因素。这些细菌在口腔内适宜的环境下,利用食物中的糖类产酸,酸作用于牙齿硬组织,使牙齿中的矿物质逐渐溶解,从而引发龋齿。儿童口腔中致龋菌的定植较早,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致龋菌的数量和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在乳牙期,致龋菌的存在是乳牙易患龋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变形链球菌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它能特异性地黏附在牙齿表面,利用糖类产酸能力强。

    对于儿童来说,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家长应重视乳牙的护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从儿童牙齿萌出开始就用干净的纱布或软毛刷清洁牙齿,控制儿童含糖食物的摄入和进食频率等,以降低乳牙患龋的风险。同时,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龋齿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