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有哪些临床表现问
佝偻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
佝偻病有不同表现,婴儿期主要是颅骨改变等骨骼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儿童期有下肢及脊柱畸形、肌肉松弛等表现,护理上要合理喂养、多晒太阳等,孕妇孕期也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预防胎儿佝偻病。
婴儿期:多见于6月龄以内,特别是3月龄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颅骨改变,如颅骨软化,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方颅,额骨、顶骨双侧向双侧突出,呈方盒样头型;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正常婴儿前囟约1-1.5岁闭合,佝偻病患儿前囟增大且闭合延迟。
儿童期: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会坐、会站后的小儿可见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严重者可影响心肺功能及压迫脊髓。
肌肉松弛表现
患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肌力减弱。表现为头项软弱无力,坐、立、行等运动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患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且病程迁延。
其他表现
神经精神症状:多见于6月龄以内婴儿,特别是3月龄以内小婴儿,常表现为易激惹、烦闹、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由于汗多刺激头皮,患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
不同年龄阶段的佝偻病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婴儿期以骨骼改变早期表现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畸形逐渐明显。对于婴儿,要关注其颅骨、前囟等情况;儿童期则重点观察下肢及脊柱的畸形情况。在护理方面,对于佝偻病患儿,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多晒太阳,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等。同时,对于有骨骼畸形风险的儿童,要加强护理,防止跌倒等造成二次损伤。并且,孕妇在孕期也应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以预防胎儿佝偻病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