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为何会既怕痒又怕痛

为何会既怕痒又怕痛

2025年10月14日 19:10:31
病情描述:

为何会既怕痒又怕痛

医生回答(1)
  • 张涛
    张涛主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痛觉由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经Aδ纤维和C纤维传入脊髓再通过脊髓丘脑束等通路上传至大脑皮层相关脑区产生感知,痒觉由皮肤机械感受器经Aβ纤维传入脊髓再经脊髓丘脑束等通路传递到大脑岛叶、扣带回等脑区参与感知,个体差异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致痒痛感知阈值或异于成人,性别总体对痒痛感知无显著差异但个体有神经敏感性差异,皮肤状态、心理因素等生活方式可影响痒痛感受,神经系统疾病可破坏神经纤维致痛痒觉异常。

    一、怕痛的神经传导机制

    痛觉由外周伤害性感受器(如游离神经末梢)感知机械、化学或温度等伤害性刺激,信号经Aδ纤维(传导快痛,产生尖锐刺痛感)和C纤维(传导慢痛,产生钝痛、灼痛等)传入脊髓,再通过脊髓丘脑束等通路上传至大脑皮层,尤其是中央后回躯体感觉区及前扣带回皮层等脑区,从而产生痛觉感知,这一过程使机体对潜在损伤产生警觉并启动防护反应。

    二、怕痒的神经传导机制

    痒觉由皮肤中机械感受器(如迈斯纳小体、鲁菲尼小体等)受轻微机械刺激激活,信号通过薄髓的Aβ纤维传入脊髓,经脊髓丘脑束等通路传递到大脑,大脑的岛叶、扣带回等脑区参与痒觉感知。与痛觉不同,痒觉的神经通路及脑区处理机制相对独立,导致机体对痒刺激产生特定的敏感反应。

    三、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对痒痛的感知阈值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婴儿对某些轻触刺激可能更易产生痒感;成人随年龄增长,神经敏感性可能逐渐变化,如老年人痛觉阈值可能略有升高。

    性别:总体而言,性别对痒痛感知无显著差异,但个体间神经敏感性存在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天生对痒或痛更敏感。

    生活方式:皮肤状态(如干燥、过敏等)可影响对痒痛的感受,长期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影响对痒痛的感知,例如压力状态下可能放大痒痛感受。

    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破坏神经纤维,导致痛觉或痒觉异常,出现痛觉过敏或痒觉异常敏感等情况,影响个体对痒痛的感知体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