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助识别乳腺疾病问
如何协助识别乳腺疾病
-
乳腺检查包含自我检查(观察双侧乳房外观及触诊检查肿块情况)、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适用广泛无辐射等,钼靶针对40岁以上可查早期病变但有辐射)、临床体检(专业医生触诊,高危人群增加频率),高危人群除常规检查外可在医生建议下增加乳腺MRI等密切监测。
一、自我检查
1.外观观察:每月在光线充足处面对镜子,观察双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异常改变(如橘皮样外观、红肿、破溃等),乳头是否有凹陷、溢液(溢液颜色、性状等)。
2.触诊检查:站立或仰卧位,手指平伸并拢,用指腹轻柔触摸乳房,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检查每个区域,重点关注有无肿块,记录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软/硬)、活动度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
适用人群广泛,尤其适合年轻女性、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因超声无辐射且能清晰显示乳腺组织、肿块及血流情况,可发现直径≥2mm的病变,帮助判断肿块性质(囊性或实性)。
检查时需根据受检者乳腺情况调整检查手法,妊娠期女性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乳腺造成过度刺激。
2.乳腺X线摄影(钼靶):
主要针对40岁以上女性,可发现乳腺内微小钙化灶等早期病变,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有重要价值。但需注意该检查有一定辐射,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一般不首选钼靶检查。
三、临床体检
由专业医生进行乳房触诊,检查肿块的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乳腺良性病变史等高危人群,需增加临床体检的频率。特殊人群方面,妊娠期女性由于乳腺生理变化,临床体检时要结合孕期阶段,轻柔操作并详细记录乳腺状况;哺乳期女性若出现乳房异常,医生检查时需考虑乳腺炎等哺乳期常见疾病的可能,同时排查其他乳腺病变。
四、高危人群重点关注
有乳腺癌家族史、携带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晚(>55岁)、未生育或晚生育(>35岁)、长期服用雌激素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除定期进行上述检查外,可在医生建议下考虑更密切的监测,如增加乳腺MRI检查等,以便更早发现乳腺疾病迹象。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