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肺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肺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2025年10月14日 14:06:59
病情描述:

肺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 林建聪
    林建聪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肺栓塞的发生由静脉血液淤滞、静脉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长期卧床患者、妊娠晚期女性、手术外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口服避孕药女性、妊娠产褥期女性及某些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患者等为高危人群,了解发病原因对预防和早期诊断肺栓塞重要,需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降低发病几率。

    一、静脉血液淤滞

    (一)常见人群及机制

    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术后患者、创伤患者等,由于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另外,妊娠晚期的女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增加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二、静脉血管损伤

    (一)相关因素及影响

    手术、外伤等因素可导致静脉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后,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会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形成血栓。例如,骨科大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后,血管损伤较为常见,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之一。

    三、血液高凝状态

    (一)多种情况引发高凝

    1.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促凝物质,如组织因子等,激活凝血途径,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例如,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高于正常人群。

    2.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成分可影响凝血因子水平,使血液凝固性增加。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较于未服用者,肺栓塞发生风险有所升高。

    3.妊娠和产褥期女性:妊娠期间,女性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抗凝血酶活性降低,处于高凝状态,产后这种高凝状态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了肺栓塞的发生可能。

    4.某些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患者:如抗凝血酶缺乏症、蛋白C缺乏症、蛋白S缺乏症等,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体内凝血相关蛋白功能异常,使血液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肺栓塞。

    肺栓塞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其发病原因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肺栓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鼓励长期卧床患者适当活动、术后患者早期进行下肢活动、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抗凝等综合治疗措施等,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生几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