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儿童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2025年10月14日 18:32:57
病情描述:

儿童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王一卓
    王一卓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儿童佝偻病分初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初期有神经兴奋性增高等症状,活动期有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等且血生化及X线有改变,恢复期症状体征渐消,后遗症期有残留骨骼畸形,需关注儿童生长发育,保证日照、合理喂养预防。

    活动期症状(激期)

    骨骼改变

    头部:3-6个月婴儿可见颅骨软化,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后部,有乒乓球样感觉;8-9个月以上婴儿,头颅呈方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出现肋骨串珠,即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隆起呈串珠样;鸡胸或漏斗胸,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郝氏沟,即肋骨软化区因膈肌附着处受牵拉而内陷形成的一道横沟。

    四肢:6个月以上婴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开始站立行走后,因骨质软化,下肢长骨承受体重的压力,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O”形腿或“X”形腿。

    肌肉松弛:患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肌力减弱。表现为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

    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

    恢复期症状

    经过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X线表现于2-3周后开始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骺软骨盘<2mm,逐渐恢复正常。

    后遗症期症状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形腿、“X”形腿、鸡胸等,无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已恢复,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儿童佝偻病的症状会因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若发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对于婴儿期的儿童,应保证充足的日光照射,合理喂养,及时添加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辅食,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