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肠套叠怎么办

急性肠套叠怎么办

2025年10月14日 21:48:39
病情描述:

急性肠套叠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王世红
    王世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肠套叠多见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等,超声、X线可助诊断;非手术治疗有空气、钡剂灌肠复位,手术适用于超48小时等情况;多数预后好,不及时治有风险,家长要密切观察,注意患儿饮食护理等,婴幼儿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并定期复诊。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发现肠套叠的“同心圆”或“靶环”征,准确率较高;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套叠部位充盈缺损和“杯口状”阴影,能明确诊断肠套叠的部位和程度,但对于某些情况可能有一定局限性,如肠套叠时间较长、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肠穿孔等风险。

    急性肠套叠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酸中毒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套叠的肠管复位,复位成功后患儿症状会明显缓解,腹部包块消失,能经肛门排出气体和粪便。

    钡剂灌肠复位:原理同空气灌肠复位,也是通过注入钡剂来达到复位目的,但由于钡剂可能对肠道有一定刺激等风险,目前应用相对空气灌肠少一些。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超过48小时以上,病情严重,如出现休克、肠坏死等情况的患儿,需进行手术治疗;另外,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失败的患儿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一般采用肠切除吻合术等,根据肠管的病变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切除坏死的肠段后将健康的肠管吻合,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急性肠套叠的预后及注意事项

    预后:大多数患儿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尤其是早期诊断并进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肠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不同年龄的患儿预后也有差异,婴幼儿相对年长儿预后可能更好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注意事项

    对于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如哭闹情况、呕吐情况、大便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治疗后,要注意患儿的饮食护理,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开始应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

    对于特殊人群(婴幼儿):要加强护理,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了解肠道恢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喂养,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的喂养习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