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咳痰该怎么办问
不会咳痰该怎么办
-
通过腹式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促进痰液移动、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呼吸道湿润稀释痰液、护理人员或家属用空心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背部使痰液松动、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借重力引流痰液,儿童操作需轻柔并观察反应,老年人操作力度适中注意安全,疾病相关人群配合治疗原发病并关注痰液变化。
一、呼吸训练助力痰液排出
通过腹式呼吸增强呼吸肌力量,促进痰液移动。具体做法是平卧或半卧位,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借助呼吸运动带动痰液向大气道移动。
二、饮水湿化稀释痰液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呼吸道湿润,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一般成人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于儿童,需根据年龄适量调整饮水量,保证水分充足。
三、胸部叩击辅助排痰
适用于卧床或无力咳痰者,护理人员或家属用空心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背部,利用振动使痰液松动。叩击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轻无法松动痰液或过重造成患者不适,每次叩击时间约5~10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
四、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使痰液借助重力引流至大气道。例如病变在肺上叶,可取坐位或半坐位;病变在肺中叶,可取仰卧位,床尾抬高30~50厘米;病变在肺下叶背段,可取俯卧位,床尾抬高30~50厘米。体位引流每次可进行15~20分钟,每日2~3次,但需注意患者在体位引流过程中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家长可让孩子趴在自己腿上,头低脚高,轻拍背部,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儿童胸部等部位,同时密切观察儿童反应,若出现呼吸急促等异常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
2.老年人:进行胸部叩击、体位引流等操作时力度要适中,因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过重操作可能引发不适或造成身体损伤,且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更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
3.疾病相关人群:对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导致不会咳痰者,除采用上述非药物干预方法外,还需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改善呼吸功能,如遵医嘱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等,同时持续关注痰液变化,若痰液性状、量等出现明显异常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