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肠套叠什么意思

小肠套叠什么意思

2025年10月14日 19:17:41
病情描述:

小肠套叠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1)
  • 张伟令
    张伟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小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常见病因,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解剖因素、饮食改变、病毒感染是发病机制,有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等表现,超声是首选诊断方法,空气灌肠复位是早期主要治疗方法,失败或肠管有坏死穿孔等需手术,婴幼儿及儿童成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解剖因素:2岁以下小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是导致小肠套叠的解剖基础。

    饮食改变:婴幼儿在添加辅食阶段,肠道对食物的适应能力发生变化,可能引发肠蠕动紊乱,从而诱发小肠套叠。

    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肠壁淋巴结肿大,导致肠管蠕动功能失调,增加小肠套叠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腹痛:患儿突发剧烈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再次发作。

    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为奶块或食物,后期可呕吐胆汁样物,甚至粪便样物,提示肠梗阻加重。

    血便: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血便,这是小肠套叠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腹部包块:腹部可触及形状如腊肠样的肿块,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小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可显示同心圆或靶环状的套叠肿块图像,同时能观察肠管的血流情况。

    X线检查:可见肠管充气不全或有液平面等肠梗阻表现,但对于小肠套叠的诊断不如超声检查准确。

    治疗方法

    空气灌肠复位: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套叠的肠管复位,是早期小肠套叠的主要治疗方法,复位成功率较高。

    手术治疗:若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套叠时间较长,肠管已有坏死、穿孔等情况,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如肠切除吻合术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诊断和治疗小肠套叠时需更加谨慎。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创,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在空气灌肠复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等情况,应及时停止复位并考虑手术治疗。

    儿童及成人:儿童及成人发生小肠套叠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诊断和治疗也需遵循相应的医疗规范。对于成人小肠套叠,多与肠道器质性病变有关,如肠息肉、肿瘤等,在治疗时除了针对套叠本身进行处理外,还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肠道病变并进行相应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