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问
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
缩唇呼吸通过闭嘴经鼻吸气、缩唇缓慢呼气,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提高有效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对肺疾病患者有益;腹式呼吸取卧位或半卧位,通过腹部肌肉运动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对不同年龄肺疾病患者均有积极意义;呼吸训练器训练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可针对性锻炼呼吸肌肉力量,控制呼吸强度和容量,对不同肺疾病患者有改善呼吸功能等作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调整强度。
作用机制: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提高呼吸效率,增加有效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肺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坚持缩唇呼吸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例如,一项针对COPD患者的研究表明,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后,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改善,呼吸困难评分降低。
腹式呼吸
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放松,膈肌下降,使腹部手向上抬起;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膈肌上升,胸部手保持相对不动。
作用机制:腹式呼吸可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减少无效腔通气。对于肺疾病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腹式呼吸都有积极意义。以儿童哮喘患者为例,腹式呼吸能帮助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减少呼吸肌疲劳。研究发现,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哮喘儿童的肺功能指标如肺活量(VC)、FEV等有所改善,且能减轻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困难程度。对于老年肺疾病患者,腹式呼吸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因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的住院风险等。
呼吸训练器训练
操作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呼吸训练器(如吸气训练器、呼气训练器等)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例如吸气训练器,患者需通过一定力度吸气,使训练器的指针达到相应刻度;呼气训练器则是患者用力呼气使指针移动到规定范围。
作用机制:呼吸训练器训练可针对性地锻炼吸气或呼气肌肉力量,精确控制呼吸的强度和容量。对于患有间质性肺疾病等不同肺疾病的患者,使用呼吸训练器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呼吸功能。如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呼吸训练器训练可提高呼吸肌耐力,增加肺通气量,缓解活动后气短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根据其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儿童使用时要在家长或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且有效训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