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口底多间隙感染

什么是口底多间隙感染

2025年10月14日 16:55:21
病情描述:

什么是口底多间隙感染

医生回答(1)
  • 刘茜
    刘茜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口底多间隙感染是双侧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源于下颌牙齿感染等,感染初始为局部炎症反应后蔓延致多间隙受累,有口底肿胀疼痛等局部及全身感染症状,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治疗有抗感染、切开引流等,儿童需密切观呼吸选安全药,老年顾基础病,女性生理期注意口腔卫生。

    口底多间隙感染是指双侧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由下颌牙齿的根尖周炎、冠周炎等扩散所致,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源于下颌牙齿的感染扩散,如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细菌通过牙周组织、牙槽骨等途径蔓延至口底间隙;此外,口底黏膜损伤、舌下腺炎等也可引发感染。

    发病机制:感染初始为局部炎症反应,随着细菌繁殖及毒素释放,炎症迅速蔓延至相邻间隙,导致多间隙同时受累,进而引起组织肿胀、渗出增加,严重时可压迫气道影响呼吸。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口底肿胀明显,可向上累及面颊部,向下蔓延至颈部,患者感口底疼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检查可见口底黏膜充血、水肿,触诊有波动感或质地较硬(脓肿形成期)。

    全身表现:患者多有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纵隔感染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诊断要点

    病史:有下颌牙齿感染、口底损伤等病史。

    临床表现:口底多间隙肿胀、疼痛等典型症状。

    影像学检查:X线或CT可辅助判断有无骨质破坏及感染范围,超声检查可协助发现脓肿形成。

    治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早期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切开引流:一旦脓肿形成,需及时切开引流,引流部位根据感染范围选择,以通畅引流、排出脓液为目的。

    支持治疗: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呼吸困难患者需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进展快,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及时干预以防窒息,抗菌药物选择需兼顾儿童肝肾功能特点,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病控制,注意监测血糖、心功能等指标,切开引流后加强创口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女性患者: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免疫力波动,需格外注意口腔卫生,感染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规范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