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龋齿形成的病因

龋齿形成的病因

2025年10月14日 11:17:24
病情描述:

龋齿形成的病因

医生回答(1)
  • 龙宝军
    龙宝军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龋齿的发生受细菌、饮食、宿主和时间等多因素影响,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等细菌致龋,糖类摄入及食物物理性状属饮食因素,牙齿结构、唾液情况为宿主因素,且龋齿形成是长期过程。

    乳酸杆菌:也是致龋的重要细菌。乳酸杆菌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使牙齿硬组织脱矿。当口腔中乳酸杆菌数量增多时,会加速牙体组织的破坏过程。一般在深龋和根尖周病的牙髓中常可分离出乳酸杆菌。

    饮食因素

    糖类摄入:糖类是细菌产酸的底物,尤其是蔗糖,它是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代谢产酸的最佳底物。过多摄入含糖食物和饮料,如糖果、甜饮料等,会增加口腔中细菌产酸的机会。例如,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其牙齿患龋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常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因为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在口腔细菌作用下产酸,长时间作用于牙齿导致脱矿。

    食物的物理性状:粗糙的食物对牙齿有一定的清洁作用,而精细的食物,如饼干、蛋糕等,容易黏附在牙面上,长时间停留为细菌产酸提供条件。例如,长期食用精细糕点的人群,牙齿表面更容易形成菌斑,增加龋齿发生风险。

    宿主因素

    牙齿结构:牙齿的矿化程度、形态和排列等因素影响龋齿的发生。矿化程度低的牙齿更容易被酸侵蚀脱矿。例如,在牙齿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牙齿矿化不良,患龋率会升高。牙齿形态不规则,如牙面有深沟裂窝,容易使食物残渣和菌斑滞留,从而增加龋齿发生的可能性,像窝沟龋就是常见的类型,好发于牙齿的窝沟处。牙齿排列不整齐,如拥挤、错位等,会使口腔清洁难度增加,菌斑不易清除,进而易发生龋齿。

    唾液因素:唾液具有清洁口腔、缓冲酸碱、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唾液的量和质异常会影响龋齿的发生。唾液量减少(如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对口腔的清洁和缓冲作用减弱,细菌更容易在牙面定植产酸。唾液的成分异常,如唾液中某些抗菌物质含量降低,也会增加患龋风险。例如,儿童唾液分泌量相对较少,且唾液中抗龋的某些成分如免疫球蛋白等含量不如成人,所以儿童患龋齿的概率相对较高。

    时间因素

    龋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细菌在牙面定植形成菌斑,到菌斑产酸导致牙体脱矿,再到硬组织崩溃形成龋洞,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如果口腔卫生维护良好,菌斑形成后能及时被清除,脱矿过程可以被唾液的再矿化作用所逆转,但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存在,脱矿不断积累,就会逐渐形成龋齿。例如,在儿童牙齿萌出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口腔清洁不及时,随着时间推移,患龋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