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糜烂是由什么引起的问
口角糜烂是由什么引起的
-
口角糜烂因素包括真菌性感染(婴幼儿因局部环境与免疫力、成人长期用广谱抗生素致白色念珠菌性)、细菌性感染(链球菌等通过破损处,局部卫生差易致炎)、维生素缺乏(B2缺干扰代谢等,其他维生及叶酸缺参与)、其他营养素缺乏(铁、蛋白缺致抵抗力降增风险)、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致Ⅰ型超敏反应)、机械性刺激(牙齿异常摩擦等破坏屏障)、舔口角(唾液蒸发加重损伤)、咬口角(直接破损致糜烂不愈)、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血糖不稳易感染,自身免疫病可致)、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受侵袭引发)。
一、感染因素
1.1真菌性感染:白色念珠菌是常见致病菌,婴幼儿因口腔局部环境(如湿度、温度)利于真菌繁殖且免疫力相对低易受感染;成人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致菌群失调也易引发白色念珠菌性口角糜烂。
1.2细菌性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可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局部卫生状况差时更易导致细菌性口角糜烂,如高温环境下出汗多、局部清洁不够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
二、营养不良因素
2.1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会干扰细胞正常代谢,影响口角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与修复功能,进而引发糜烂;长期挑食、节食等导致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及叶酸缺乏也可能参与口角糜烂的发生发展。
2.2其他营养素缺乏:铁、蛋白质等缺乏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组织修复,增加口角糜烂发生风险,尤其在长期营养不良人群中更常见。
三、接触性因素
3.1过敏反应:接触食物(如芒果、海鲜等)、化妆品、牙膏等过敏原,可引起口角局部Ⅰ型超敏反应,出现炎症、糜烂等表现,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生。
3.2机械性刺激:牙齿位置异常长期摩擦口角皮肤,或过度张口、不良咀嚼习惯等机械性损伤,会破坏口角皮肤黏膜屏障,引发糜烂。
四、不良习惯因素
4.1舔口角:唾液中含消化酶等物质,频繁舔口角会使唾液蒸发后局部干燥,加重皮肤黏膜损伤,易诱发口角糜烂。
4.2咬口角:反复咬啮口角区域,会直接造成皮肤黏膜破损,持续刺激易导致糜烂经久不愈。
五、其他因素
5.1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局部组织高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滋生,且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性口角糜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因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出现口角糜烂相关表现。
5.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口角糜烂等感染性表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