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冻疮

什么是冻疮

2025年10月14日 19:46:48
病情描述:

什么是冻疮

医生回答(1)
  • 付兰芹
    付兰芹副主任医师

    东城区东单帅府园1号(东院);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向他提问

    冻疮是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致局部皮肤血管收缩、血流淤滞等引发的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好发于暴露部位,初期为暗红水肿红斑,可通过保暖等预防,轻度可按摩等,有水疱溃疡要相应处理,儿童和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血管因素:寒冷刺激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组织缺氧,细胞受损。当温度回升时,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局部水肿。

    个体易感性:一些人群更容易发生冻疮,如儿童、青少年,因为他们的皮肤较薄,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此外,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增加冻疮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常见于手指、手背、耳廓、鼻尖、足趾、足跟等部位,这些部位通常暴露在外,血液循环相对较差。

    症状表现:初期为局限性暗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伴有瘙痒、肿胀感。病情较重时,红斑可变为紫色,出现水疱、溃疡等。若继发感染,可出现化脓性改变。

    预防措施

    保暖:在寒冷季节,应注意穿戴保暖的衣物、手套、帽子、围巾等,保持身体尤其是暴露部位的温暖。例如,儿童外出时应穿戴合适厚度的羽绒服、保暖手套等。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避免因出汗后接触冷空气而增加冻伤风险。

    保持干燥:尽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如儿童玩耍后出汗弄湿衣物,应及时更换干燥的衣服。

    增强营养:保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

    治疗原则

    轻度冻疮:可通过保暖、局部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例如,用温水(38℃-40℃)浸泡受冻部位,每天数次,每次15-20分钟,然后轻轻按摩。

    有水疱或溃疡的冻疮:如果水疱较小,可让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应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然后涂抹冻疮膏等药物。对于溃疡面,要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可使用抗感染的药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更容易发生冻疮。家长应格外注意儿童的保暖,教育儿童不要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玩耍。一旦儿童发生冻疮,应及时采取温和的保暖和护理措施,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且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发生冻疮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如有冻疮应及时就医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