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腮腺瘤是什么

腮腺瘤是什么

2025年10月14日 12:00:06
病情描述:

腮腺瘤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郭俊兵
    郭俊兵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腮腺瘤分良性与恶性,病因有遗传、病毒感染、辐射,良性表现为腮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恶性有疼痛等症状及转移征象,良性有多形性腺瘤等,恶性有黏液表皮样癌等,诊断靠影像学及病理活检,治疗良性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采用综合治疗。

    一、定义

    腮腺瘤是发生于腮腺部位的肿瘤,腮腺作为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面部两侧耳垂下,腮腺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其中良性腮腺瘤较为常见,但也需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二、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腮腺瘤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相关,若家族中有相关肿瘤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升高。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参与腮腺瘤的发生发展,例如EB病毒等与部分腮腺肿瘤的关联有相关研究提及。

    辐射因素: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环境下,可能增加腮腺肿瘤的发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良性腮腺瘤:通常表现为腮腺部位无痛性肿块,肿块边界清晰,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对面部外观及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恶性腮腺瘤:除可触及腮腺肿块外,还可能出现疼痛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伴有面神经麻痹、面部麻木、张口困难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转移征象。

    四、分类

    良性腮腺瘤

    多形性腺瘤:为最常见的良性腮腺瘤,占腮腺肿瘤的50%以上,由上皮组织和黏液样或软骨样间质组成。

    沃辛瘤:又称为腺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有吸烟史,肿瘤多位于腮腺后下极。

    恶性腮腺瘤

    黏液表皮样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型,高分化者预后相对较好,低分化者易复发和转移。

    腺样囊性癌:侵袭性较强,易沿神经鞘扩散,常导致疼痛和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复发率较高。

    五、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B超可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囊性或实性)、边界等;CT及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有无周围侵犯等情况。

    病理活检:是确诊腮腺瘤的金标准,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肿瘤的良恶性及具体病理类型。

    六、治疗原则

    良性腮腺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需完整切除肿瘤,最大程度保留腮腺功能及面部外观,对于部分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良性腮腺瘤,若密切观察下无明显变化,可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随访观察,但需定期复查。

    恶性腮腺瘤: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通常以手术切除为首要治疗手段,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等情况辅以放疗、化疗等。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量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女性患者要综合内分泌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家族病史人群需加强定期筛查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