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右肺下叶真菌感染

右肺下叶真菌感染

2025年10月14日 20:47:59
病情描述:

右肺下叶真菌感染

医生回答(1)
  • 江文辉
    江文辉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右肺下叶真菌感染是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真菌侵袭右肺下叶引发,可通过吸入孢子、血行播散等途径累及,病因有宿主因素(免疫力低下人群、基础疾病影响)和环境因素(长期处潮湿多真菌孢子环境),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诊断靠胸部CT见异常阴影及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治疗用抗真菌药物,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监测肝肾功能,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儿童用药需谨慎。

    一、定义

    右肺下叶真菌感染是由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真菌侵袭右肺下叶组织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真菌可通过吸入孢子、血行播散等途径累及右肺下叶。

    二、病因

    (一)宿主因素

    1.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器官移植术后、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用药者)、艾滋病患者等,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减弱,易受真菌侵袭。2.基础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高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受损,增加真菌感染风险。

    (二)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多真菌孢子的环境(如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霉菌污染的工作场所等),增加了吸入真菌孢子导致右肺下叶感染的概率。

    三、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痰液性状多样,可为白色黏液痰、脓性痰等;伴有发热,体温可呈低热或高热;部分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呼吸困难可加重。

    四、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可见右肺下叶存在异常阴影,如结节影、斑片状浸润影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变位置及范围。

    (二)病原学检查

    1.痰培养:采集患者痰液进行真菌培养,若培养出致病真菌可明确病原菌,但需注意痰标本易受口咽部定植菌污染。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通过支气管镜获取右肺下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培养,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的准确性,减少污染因素影响。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等)、三唑类(伏立康唑等)等抗真菌药物,依据真菌种类及患者病情选择合适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抗真菌药物代谢排泄可能受影响,用药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肝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糖尿病患者

    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需严格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感染恢复,可通过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等综合管理血糖。

    (三)儿童患者

    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需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真菌药物,且要密切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