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欲期宝宝的表现问
肛欲期宝宝的表现
-
肛欲期宝宝有排便相关(频繁坐便盆、对大便好奇等)和控制感相关(控制排便、拒绝不合适排便等)行为表现,有自我意识萌芽(通过排便控制区分自身与环境)和秩序感初步建立(追求排便秩序,秩序被打破会不安)的心理发展,家长要理解并以温和态度对待,提供舒适固定排便环境助宝宝顺利度过肛欲期及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一、行为表现
1.排便相关
肛欲期宝宝通常对排便有较强的关注。可能会频繁地坐在便盆上,尝试排便,但可能并不会有太多粪便排出。这是因为他们开始对肛门的感觉以及排便这个生理过程产生兴趣,通过这种行为来探索身体的这一部位。例如,一些宝宝可能每天会多次坐在便盆上,持续几分钟,虽然实际排便量很少。
还可能出现对大便的好奇表现,有的宝宝会主动去触摸自己的大便,这也是他们在肛欲期对身体相关部位进行探索的一种体现。
2.控制感相关
宝宝会试图控制排便过程。比如,可能会拒绝在不合适的地方排便,坚持要在自己熟悉的便盆上排便。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满足他们在便盆上排便的需求,宝宝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像哭闹等情况。这是因为在肛欲期,宝宝开始建立对身体排便控制的意识,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排便相关活动,以获得一种自主控制的感觉。
二、心理发展相关
1.自我意识萌芽
肛欲期是宝宝自我意识萌芽的一个阶段体现。通过对排便的控制等行为,宝宝开始区分自己和外界环境。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对身体的排便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例如,宝宝会明白自己能够决定是否在便盆上排便,这种对自身行为的掌控感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2.秩序感初步建立
宝宝在肛欲期会表现出对秩序的初步追求。比如,坚持排便的地点固定,排便的方式也希望保持一致等。如果这种秩序被打破,宝宝可能会感到不安。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在一些日常行为中建立起初步的秩序感,排便相关的秩序是他们秩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当宝宝习惯了在特定的便盆、特定的时间排便,突然改变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满。
三、特殊人群(家长等照顾者)注意事项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理解宝宝处于肛欲期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阶段。要以温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宝宝在排便方面的表现。不要因为宝宝频繁坐在便盆上或者对大便的好奇等行为而过度责备宝宝。要为宝宝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且相对固定的排便环境,满足宝宝在这个阶段对排便秩序等方面的需求,这样有助于宝宝顺利度过肛欲期,同时也能促进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固定的、宝宝喜欢的便盆,并且在宝宝尝试排便时给予耐心的陪伴,让宝宝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