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肛裂是什么

肛裂是什么

2025年10月14日 16:06:17
病情描述:

肛裂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范学顺
    范学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形成的小溃疡,发病与便秘、肛管狭窄、外伤等有关,有疼痛、便血、便秘等表现,可通过肛门视诊等诊断,急性或初发可非手术治疗,慢性多需手术,预防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饮食、排便习惯及积极治疗原发病。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

    发病原因

    便秘:长期便秘使粪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容易撕裂肛管皮肤。据相关研究,约84%的肛裂患者有便秘病史。例如,儿童若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喝水少,容易发生便秘,进而增加肛裂风险;成年人长期久坐、运动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易导致便秘引发肛裂。

    肛管狭窄:先天性肛管狭窄或肛门手术等导致肛管狭窄,排便时肛管压力增大,易损伤皮肤形成肛裂。

    外伤:异物损伤、性生活损伤等也可能引起肛管皮肤破裂,如一些不恰当的肛门检查操作可能造成肛管皮肤损伤,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肛裂。

    临床表现

    疼痛: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收缩,再次出现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直到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逐渐缓解,这一过程称为肛裂疼痛周期。不同年龄段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肛裂患者因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排便时哭闹不安。

    便血:排便时粪便擦伤溃疡面或撑开肛管,可有少量出血,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不多,有时仅在粪便表面附有少量血迹,或手纸染血。

    便秘:多数肛裂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愿排便,久而久之引起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

    诊断方法

    肛门视诊:医生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可见肛管后正中线上的肛裂溃疡。但急性肛裂患者不宜进行肛门指诊,以免引起疼痛加重和感染扩散。

    肛门指检:一般用于排除其他肛门直肠疾病,但对于肛裂患者,指检时可能会引起剧烈疼痛,需谨慎操作。

    治疗与预防

    治疗:急性或初发肛裂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坐浴(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局部清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润肠通便(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等。慢性肛裂多需手术治疗,如肛裂切除术等。

    预防: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肛裂的关键。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积极治疗便秘等原发病。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其饮食均衡,鼓励孩子多运动,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于成年人,要避免长期久坐,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