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牙周病的病因学说

牙周病的病因学说

2025年10月14日 12:47:37
病情描述:

牙周病的病因学说

医生回答(1)
  • 李大旭
    李大旭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与菌斑学说、宿主免疫炎症学说、局部促进因素学说、全身易感因素学说相关,菌斑是始动因子,宿主免疫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局部促进因素加重病情,全身因素增加易感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及有相关疾病或不良生活方式者受影响不同。

    宿主免疫炎症学说

    核心内容: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当菌斑等致病因素刺激牙龈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被募集到牙周组织部位,它们释放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会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在年龄因素上,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对炎症的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在牙周病的免疫炎症反应中出现更严重的组织破坏;女性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免疫炎症反应,可能使牙周组织对菌斑等刺激更敏感;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其免疫功能本身存在异常,在牙周病的宿主免疫炎症反应中,病情往往更难控制,牙周组织破坏更严重。

    局部促进因素学说

    核心内容:局部促进因素会加重牙周病的发展。比如牙石,它是菌斑矿化形成的,会持续刺激牙龈,阻碍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使得菌斑更易堆积;不良修复体也是局部促进因素,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容易积聚菌斑,且会压迫牙龈组织,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加重;牙齿排列不齐等解剖因素会使口腔自洁作用变差,菌斑容易滞留,从而促进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不同年龄的人群,牙齿排列等解剖结构可能不同,儿童时期牙齿替换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的排列不齐,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可能引发牙周病;女性在孕期由于内分泌变化,可能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若存在局部促进因素,更易患牙周病;有不良修复体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都会因为修复体的不良影响而使牙周病病情加重。

    全身易感因素学说

    核心内容:一些全身因素会增加个体对牙周病的易感性。例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吞噬细菌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牙周组织的感染,且炎症不易控制,牙周病进展更快;遗传因素也起作用,某些遗传背景的人群可能天生对牙周病更易感,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病的易感性相关;吸烟也是重要的全身易感因素,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的抵抗力,还会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使吸烟者更容易患牙周病,且病情更严重。在年龄方面,儿童时期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遗传易感性可能逐渐显现;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血糖波动等因素,牙周病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吸烟者无论年龄大小、男女,都会因为吸烟对全身和局部的不良影响而成为牙周病的易感人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