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有白色颗粒状问
口腔有白色颗粒状
-
口腔出现白色颗粒状改变可能与口腔白斑病、白色念珠菌感染、扁平苔藓等有关,发病情况、表现特点各有不同,出现相关情况需及时就诊,日常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避免不良习惯等,不同人群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口腔白斑病
1.发病情况: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长期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
2.表现特点: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斑块或颗粒状斑块,边界清楚,稍高于黏膜表面,质地略硬,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粗糙感。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见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或伴上皮异常增生。
(二)白色念珠菌感染
1.发病情况:婴幼儿因口腔卫生不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染;成年人可因佩戴义齿、长期使用激素等原因发病。
2.表现特点:口腔内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可擦去,下方黏膜潮红、充血。取病变部位黏膜涂片,镜下可见白色念珠菌孢子和菌丝。念珠菌培养可明确菌种及药敏情况。
(三)扁平苔藓
1.发病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精神紧张、焦虑、免疫功能紊乱等可诱发。
2.表现特点: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珠光色条纹,交织成网状、树枝状、环状等,也可呈颗粒状,病变区域黏膜可充血、糜烂,患者可伴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等。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二、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情形:当发现口腔有白色颗粒状改变,且持续不消退、伴有疼痛、出血、斑块迅速增大、影响进食和说话等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口腔科就诊。
2.就诊时的注意事项:就诊时应向医生详细告知口腔白色颗粒状出现的时间、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同时告知近期的用药情况、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嚼槟榔等)、既往病史等。医生一般会进行口腔局部检查,必要时会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等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三、日常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避免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不良习惯;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摄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特殊人群
婴幼儿:家长要注意婴幼儿口腔护理,喂奶后可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口腔局部黏膜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更要注重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问题;如有佩戴义齿,要注意义齿的清洁和合适度,每天取下义齿进行清洗。
戴义齿人群:义齿佩戴者要每天清洗义齿,保持义齿清洁,夜间取下义齿浸泡在清水中;定期到口腔科检查义齿佩戴情况,及时调整不合适的义齿。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