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牙后缝针怎么回事

拔牙后缝针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14日 10:46:42
病情描述:

拔牙后缝针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艾虹
    艾虹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拔牙后缝针是因创口大等情况,缝针后有注意事项及特定愈合过程。缝针目的是促愈合、止血防感染,注意口腔卫生,儿童需家长协助,一般人群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饮食方面儿童选软烂易吞咽,一般人群吃温凉细软食物,避过热、辛辣硬食;活动上儿童防剧烈哭闹等,一般人群避剧烈运动等;要观察创口情况,儿童家长、一般人群各有观察重点。愈合初期血管收缩止血、启动修复,中期1-2天轻度肿胀,3-5天初步愈合,后期7-10天基本愈合,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愈合时间有别。

    缝针后的注意事项

    口腔卫生方面: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更要注意家长帮助其保持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防止触碰缝针部位导致出血或缝针脱落,24小时后可以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预防感染。

    一般人群:每天进食后都要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漱口水可选择温和的,如含有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但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饮食方面: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饮食要避免过硬、过烫、辛辣刺激的食物,应选择软烂、易吞咽的食物,如粥、软面条等,防止食物刺激创口,影响愈合。

    一般人群:术后应吃温凉、细软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热食物,因为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硬饼干等,这些食物可能会摩擦创口或导致创口受力,影响愈合。

    活动方面: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要避免剧烈哭闹、大幅度活动头部等,防止牵动创口影响缝针部位愈合。

    一般人群: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等,这些行为可能会使腹压或血压升高,导致创口出血,要注意休息,减少头部活动。

    观察创口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创口有无异常,如是否有明显肿胀加重、出血增多、异味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般人群:自己也要留意创口情况,若出现创口持续大量出血、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加重且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排查是否有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缝针后创口愈合过程

    初期:缝针后数小时内,创口周围的血管会发生收缩,起到初步止血作用,同时机体开始启动修复机制,炎症细胞等会聚集到创口部位。

    中期:1-2天内,创口周围可能会有轻度肿胀,这是正常的炎症反应,随着时间推移,炎症会逐渐消退。在3-5天左右,创口开始初步愈合,缝针部位的组织逐渐连接。

    后期:一般7-10天左右,创口基本愈合,可考虑拆除缝针(具体拆除时间需遵医嘱),此时牙龈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不过不同患者的愈合时间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如年龄、身体状况等)而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愈合相对较快;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愈合可能会相对缓慢一些。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