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产后肺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产后肺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2025年10月14日 12:36:42
病情描述:

产后肺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 许宗伟
    许宗伟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产后肺栓塞由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诱因包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及应对,育龄女性产后需关注,高龄产妇风险相对高,女性产后要遵循建议活动,生活方式中长期卧床等不利,特殊人群如剖宫产史等属高危,需密切评估及适当处理。

    血液高凝状态:女性怀孕后,体内的凝血因子会增多,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这种血液高凝状态在产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一般在产后1-2周达到高峰,此时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例如,多项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时孕妇的凝血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产后这种高凝状态不会立即恢复到孕前水平,为血栓形成提供了基础。

    静脉血流淤滞:产后产妇活动量明显减少,尤其是剖宫产的产妇,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减慢。而且,怀孕过程中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在产后短期内可能仍未完全解除,进一步导致下肢静脉血流淤滞。比如,长期卧床会使下肢肌肉收缩减少,静脉泵血功能减弱,血液在静脉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管内皮损伤:剖宫产手术、自然分娩时的产道损伤等都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会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后血管内皮损伤的概率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产后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应对

    年龄因素:对于育龄女性,尤其是产后的女性,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需要特别关注产后的身体变化。年轻的育龄女性产后更应重视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而高龄产妇相对来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血液高凝状态可能更为明显,发生产后肺栓塞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身体状况,如关注呼吸、心率等变化。

    性别因素:虽然肺栓塞可发生在男性和女性,但女性在产后由于生理上的特殊变化,成为产后肺栓塞的高发人群。女性在产后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如产后早期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肢体活动等。

    生活方式因素:产后如果长期卧床、缺乏适当的运动,会显著增加静脉血流淤滞的风险。建议产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产后早期可进行床上肢体屈伸运动,之后逐步增加下床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肥胖,因为肥胖也是导致静脉血流淤滞的一个因素。

    特殊人群风险及应对:有剖宫产史、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等特殊情况的产妇,属于产后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对于这类产妇,除了常规的产后护理外,可能需要进行更密切的血栓风险评估。例如,可通过下肢静脉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的血栓形成情况。如果存在高血栓风险,可能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措施,但要严格掌握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充分权衡出血风险和血栓预防的收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