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有哪些检查问
细菌性阴道病有哪些检查
-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pH值测定、线索细胞检查)、胺试验、微生物学检查(细菌培养、核酸检测),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阴道分泌物pH值大于4.5、线索细胞阳性、胺试验阳性、细菌培养及核酸检测发现相关病原体,再结合阴道分泌物增多、灰白色鱼腥味等症状可确诊。
一、阴道分泌物检查
1.pH值测定:正常阴道分泌物pH值为4.0-4.5,而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通常大于4.5。这是因为阴道内菌群失调,产生胺类等物质使pH值升高,通过pH试纸检测等方法可测定,pH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菌群变化。
2.线索细胞检查: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特征性细胞。取阴道分泌物涂片,经染色后镜检,若见到阴道上皮细胞表面粘附大量加德纳菌等,细胞边缘不清呈锯齿状,即为线索细胞。一般来说,线索细胞阳性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其原理是阴道加德纳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二、胺试验
1.原理及操作:取阴道分泌物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若产生烂鱼样腥臭味即为胺试验阳性。这是因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存在产生胺类物质的细菌,如加德纳菌等,在加入氢氧化钾后,胺类物质被释放出来产生特殊气味。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细菌培养:可以通过培养阴道分泌物中的细菌来明确病原体种类。将阴道分泌物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进行鉴定。例如,加德纳菌等在特定培养基上有其特征性的菌落形态等表现,通过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关致病细菌以及细菌的种类,但该方法相对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2.核酸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相关细菌的核酸。例如,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加德纳菌等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的核酸,对于细菌性阴道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的精准判断有重要意义,尤其适用于症状不典型但怀疑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
四、临床症状结合检查综合判断
1.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等症状,在进行上述实验室检查的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例如,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伴有鱼腥味等症状,同时阴道分泌物pH值升高、线索细胞阳性等,综合这些情况可以明确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临床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如育龄期女性可能由于性生活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阴道菌群失调相关的细菌性阴道病表现,而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因素,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也可能发生细菌性阴道病,在检查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检查结果和疾病表现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