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下颌骨骨折

什么是下颌骨骨折

2025年10月14日 21:26:25
病情描述:

什么是下颌骨骨折

医生回答(1)
  • 崔颖秋
    崔颖秋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外科常见骨折类型因解剖特点易发生,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患,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畸形等咬合异常张口受限,分类包括髁突颏部下颌角骨折,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治疗要考虑生长发育,老年人需管基础疾病,女性特殊时期用药需谨慎。

    一、定义

    下颌骨骨折是指下颌骨受外力作用导致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是颌面外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下颌骨因解剖结构特点(呈马蹄形,有牙槽突、下颌体、下颌支等部位),为面部最易发生骨折的骨骼。

    二、解剖基础

    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有牙槽突,下颌支向上延伸有髁突等结构,其解剖特点使其在受到外力时易发生骨折。

    三、病因

    主要由直接暴力(如交通事故中面部直接撞击、工伤时硬物击打面部等)或间接暴力(如下颌部受击通过传导引起骨折)导致,此外,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因素,也相对更易发生下颌骨骨折。

    四、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出现疼痛、肿胀,骨折处可能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可见面部畸形。

    2.咬合异常:骨折后常出现牙齿咬合关系紊乱,如上下牙齿不能正常对合等。

    3.张口受限:因疼痛、骨折断端移位等原因,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

    五、分类

    1.髁突骨折:多因咀嚼肌牵拉等原因引起,可表现为髁突头部骨折、髁突颈部骨折等不同情况。

    2.颏部骨折:骨折发生在颏部区域,可出现骨折段移位等情况,影响面部形态及咬合功能。

    3.下颌角骨折:骨折涉及下颌角部位,可导致下颌角区域骨连续性中断,可能伴周围组织损伤。

    六、诊断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受伤的时间、机制等情况。

    2.体格检查:检查局部有无肿胀、压痛、畸形等体征,观察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张口度等。

    3.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初步发现骨折线,但对于复杂骨折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及骨折碎片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七、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的情况,可通过颌间固定等方式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2.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移位明显、影响咬合及面部外形等情况,需行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式恢复下颌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下颌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治疗需考虑对颌骨生长的影响,治疗时应选择对生长发育干扰小的方法,密切关注骨折愈合及颌面部发育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骨折治疗时除考虑骨折复位固定外,还需注意对全身基础疾病的管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3.女性特殊时期:妊娠、哺乳期女性发生下颌骨骨折时,治疗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母婴影响小的治疗方案,综合评估手术及保守治疗对母婴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