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问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有典型症状、并发症表现,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可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可通过接种疫苗、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儿童、青少年及有基础疾病人群需注意相关防护。
病原体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一般在紫外线下照射数分钟即可被杀灭,普通的消毒剂如酒精等也能较快将其灭活。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先出现一侧腮腺肿大,然后另一侧也会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有疼痛或触痛,咀嚼食物时疼痛加剧。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左右,持续时间不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乏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表现
神经系统并发症:儿童患者较多见,可出现脑膜脑炎,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还可能出现睾丸炎(多见于青春期后男性),表现为睾丸肿胀、疼痛;卵巢炎(多见于青春期后女性),表现为下腹疼痛等。
胰腺炎:较少见,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接触传播:接触被患者唾液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医生根据患者腮腺肿大的典型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如当地是否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等)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病毒分离可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不作为常规诊断方法。
治疗与预防
治疗: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患者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腮腺肿痛明显时可局部冷敷以缓解症状。
预防
接种疫苗: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一般婴儿8-12个月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时接种第二针,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隔离患者:一旦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隔离期限一般为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左右,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
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青少年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时也需加强自我防护。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因此这类人群更要注意预防,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