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你知道该如何治疗吗问
新生儿abo溶血,你知道该如何治疗吗
-
新生儿abo溶血的治疗及护理包括光照疗法(原理、适用情况、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换血疗法(目的、适用情况、注意事项)、特殊人群护理(体温管理、喂养、病情观察),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监测相关情况。
适用情况:大多数新生儿abo溶血出现黄疸时可采用,尤其是血清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的患儿。对于不同日龄、体重的新生儿有相应的胆红素光疗标准值,如日龄1天、体重1000-1499g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68μmol/L可考虑光疗等。
注意事项:需保护新生儿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照损伤。要保证患儿水分和营养供应,因为光疗可能使不显性失水增加。
药物治疗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巨噬细胞Fc受体,阻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致敏红细胞,从而减少溶血。
适用情况:用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进展较快或已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abo溶血患儿。
白蛋白:
作用机制:与胆红素结合,减少游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适用情况:当新生儿存在低蛋白血症或游离胆红素增高风险时使用。
换血疗法
目的:迅速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已致敏红细胞,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适用情况:符合以下指征可考虑换血:血清胆红素达到换血标准,如足月儿血清胆红素>342μmol/L,早产儿体重1500g者>256μmol/L、体重1200g者>205μmol/L;有早期胆红素脑病表现;新生儿出生时已有贫血、水肿、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换血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气、电解质等指标,预防感染、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新生儿)护理
体温管理: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abo溶血时机体代谢可能有变化,要注意保持体温稳定,维持中性温度,可通过辐射保暖台、暖箱等调节体温,避免体温过高或过低影响胆红素代谢及整体病情。
喂养:保证充足营养供给,能吸吮的新生儿尽量母乳喂养,不能吸吮的采用鼻饲等方式喂养,维持新生儿血糖正常,因为低血糖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途径。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疸程度及进展情况、面色、精神反应、吸吮力、哭声等,及时发现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如嗜睡、拒奶、肌张力改变等,以便早期干预。
预后及随访
预后:大多数新生儿abo溶血经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黄疸可消退,贫血可纠正。但少数病情严重的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随访: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胆红素水平、血常规、生长发育情况等,一般在出院后1周、2周等时间点进行随访,了解新生儿恢复状况,对于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高危的新生儿,还需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如在生后数月进行神经行为测定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