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在月经前还是月经后问
排卵期在月经前还是月经后
-
排卵期时间因月经周期是否规律而异,月经周期规律者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月经周期不规律者需借助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观察或排卵试纸监测;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排卵期,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未完全成熟、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或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都会使排卵期异常。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月经周期是从本次月经第一天开始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止。
排卵期的时间规律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前的14天左右。例如,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假设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第一天大约是29号,往前推14天,排卵期大约在15号左右。这是因为在卵泡期,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当卵泡发育成熟后会发生排卵,而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前的14天左右是基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的规律,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的激素会调控卵泡的发育和排卵时间,一般卵泡发育成熟需要约14天,所以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排卵期就不太容易通过月经前或月经后来简单界定。因为月经周期不规律意味着卵泡期的时长不固定,这时候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观察或者使用排卵试纸等方法来监测排卵期。基础体温测定是因为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通过每天测量基础体温可以发现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大致就是排卵期;宫颈黏液在排卵期会变得稀薄、透明,类似蛋清样,便于精子通过,通过观察宫颈黏液的变化也可以辅助判断排卵期;排卵试纸则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来预测排卵期,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性时,一般在24-48小时内会发生排卵。
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排卵期的影响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律,排卵期也不固定。随着年龄增长,到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相对规律后,排卵期可按照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大致推算,但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月经周期紊乱,排卵期也变得难以准确界定。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进而影响排卵期的正常规律。例如,长期熬夜会使身体的生物钟紊乱,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可能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或排卵时间推迟等情况。而规律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合理作息等有助于维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使月经周期和排卵期相对稳定。
病史因素:患有一些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往往存在排卵障碍,月经周期延长,排卵期会推迟,而且排卵不规律。这类女性需要通过药物等治疗来调节月经周期和促进排卵。而有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也可能因为内分泌紊乱影响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影响排卵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