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出有子宫内膜炎问
如何检查出有子宫内膜炎
-
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MRI)及宫腔镜检查,不同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适用情况,特殊人群检查需谨慎考虑其特点。
妇科三合诊:经阴道、直肠、腹部联合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子宫的大小、子宫后壁情况、直肠子宫陷凹情况等,对判断子宫内膜炎累及范围等有一定帮助,尤其适用于子宫后位等情况的患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一般来说,白细胞正常参考值成人为(4-10)×10/L,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约40%-75%,当子宫内膜炎存在时,炎症刺激会导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相应变化,但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迅速升高。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过程,在子宫内膜炎时,CRP常呈阳性且水平与炎症严重程度可能相关,正常参考值一般小于10mg/L,若高于此值需考虑炎症可能。
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可了解有无病原菌感染。如发现病原菌,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有助于明确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例如,若培养出淋病奈瑟菌,结合临床症状等可支持淋菌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经腹部或经阴道B超可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内情况等。子宫内膜炎时可能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还可协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占位等。经阴道B超对子宫附件的显示相对更清晰,尤其适合肥胖患者或盆腔深部病变的观察,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不同月经周期有所变化,一般增生期约4-10mm,分泌期约7-14mm,若子宫内膜炎时厚度异常且回声不均则需引起重视。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情况或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子宫内膜炎,MRI可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情况,有助于判断炎症累及范围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MRI能较好地分辨子宫各层组织,对于评估子宫内膜炎的严重程度及有无肌层浸润等有一定优势。
宫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子宫腔情况,看到子宫内膜的形态、有无充血、水肿、渗出等改变,还可在直视下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有无炎症及炎症的类型等。宫腔镜检查对于明确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及了解病情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且怀疑子宫内膜炎但其他检查不明确的患者。但宫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掌握。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妊娠期女性怀疑子宫内膜炎时,检查需更加谨慎,B超检查相对安全,能初步评估子宫及宫腔情况;对于绝经期女性,由于其生理结构变化等,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需综合考虑其内分泌及身体状况,如血常规等检查结果需结合其基础健康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