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反颌牙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反颌牙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25年10月14日 18:42:12
病情描述:

反颌牙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刘俊杰
    刘俊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反颌牙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替牙期局部障碍、疾病因素有关。遗传有家族倾向;不良口腔习惯如吮指、吐舌、偏侧咀嚼会影响颌骨和牙齿发育;替牙期乳牙早失、滞留、恒牙萌出顺序异常会致反颌;腺样体肥大致用口呼吸使下颌前伸,内分泌疾病影响颌骨发育也可引发反颌牙,需针对不同因素早期干预。

    不良口腔习惯

    吮指习惯:儿童长期吮指,尤其是拇指吮指,会影响上颌骨的发育以及上前牙的位置,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而下颌骨相对前突,从而引发反颌牙。一般来说,3岁以前的吮指习惯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超过3岁仍存在吮指习惯,就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纠正。

    吐舌习惯:儿童经常吐舌,会使舌体对牙弓产生异常的压力,干扰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排列,导致下颌向前伸,进而造成反颌牙。这种不良习惯在替牙期儿童中较为常见,需要家长引导孩子纠正吐舌的行为,以避免反颌牙的发生。

    偏侧咀嚼习惯:长期偏侧咀嚼会使得一侧咀嚼肌发达,另一侧发育不足,导致面部左右不对称,同时也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使得下颌偏向咀嚼侧,引发反颌牙。对于有偏侧咀嚼习惯的人群,需要纠正咀嚼习惯,尽量使用两侧牙齿均衡咀嚼,促进颌骨的对称发育。

    替牙期局部障碍

    乳牙早失:乳牙因龋齿等原因过早脱落,会导致局部间隙缩小或消失,使得后继恒牙萌出时没有足够的空间,从而出现错位萌出,引发反颌牙。例如,上颌乳切牙过早缺失,可能会导致上颌恒切牙萌出受阻,而下颌牙齿相对向前,造成反颌。因此,当乳牙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治疗,必要时可佩戴间隙保持器,以维持牙弓的长度和间隙,保证恒牙的正常萌出。

    乳牙滞留:乳牙到期后未能按时脱落,占据了恒牙萌出的位置,使得恒牙只能从异常位置萌出,导致反颌牙。比如,上颌乳尖牙滞留,会迫使恒牙侧切牙错位萌出,形成反颌。对于乳牙滞留的情况,应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为恒牙的正常萌出创造条件。

    恒牙萌出顺序异常:恒牙萌出顺序不符合正常的生理顺序,也可能导致反颌牙。例如,下颌恒切牙先于上颌恒切牙萌出,可能会使下颌向前调整位置,从而引发反颌。在替牙期,需要密切观察恒牙的萌出顺序,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干预。

    疾病因素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儿童时期腺样体肥大较为常见。腺样体肥大可导致患儿长期用口呼吸,而用口呼吸时,下颌会处于前伸的位置,长期如此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引发反颌牙。同时,腺样体肥大还可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口腔健康。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需要及时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以改善呼吸状况和口腔颌面发育。

    内分泌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与反颌牙的发生有关。例如,垂体功能亢进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颌骨过度生长;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发育,包括颌骨的发育,从而增加反颌牙的发病风险。对于患有内分泌疾病的儿童,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密切关注口腔颌面的发育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反颌牙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