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体温变化是多少问
幼儿急疹体温变化是多少
-
幼儿急疹体温变化有潜伏期无明显异常、高热期3-5天体温39℃-40℃左右伴烦躁等、出疹期体温骤降后出疹等过程,不同年龄有差异,与其他疾病体温变化不同,高热期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退热药物,出疹期注意皮肤清洁等护理。
潜伏期:一般为5-15天,此阶段患儿体温通常无明显异常表现。
高热期:持续时间多为3-5天,体温可突然升高,多在39℃-40℃甚至更高。这个时期患儿可能会伴有烦躁、轻微腹泻等表现,由于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精神状态相对尚可,虽然体温较高,但可能仍能正常玩耍等。这是因为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从而出现高热。
出疹期:当体温持续3-5天后,体温会突然下降,同时皮肤出现皮疹。一般体温在24小时内可降至正常,体温下降后开始出疹,皮疹先发生于颈部、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压之褪色,一般1-2天内皮疹出齐,出疹后病情就进入恢复期,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皮疹也会在1-2天内消退,且消退后不留痕迹。
不同年龄幼儿急疹体温变化的差异
对于小月龄婴儿(3个月-1岁左右):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在高热期可能更容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而且可能因为体温过高而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体温变化。
对于1岁以上幼儿:体温调节中枢相对稍成熟,在高热期体温虽然也可很高,但相对小月龄婴儿来说,体温波动可能相对小一些,但仍然需要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即使体温高,也可能因为个体差异出现不同的表现。
与其他疾病体温变化的区别
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上呼吸道感染除了发热外,多伴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而且体温波动相对幼儿急疹来说没有这么典型的先高热后骤退的过程。例如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可能持续2-3天,体温下降后可能又会有波动,且呼吸道症状相对明显。
与川崎病相比:川崎病除了发热外,还伴有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而且川崎病的发热时间相对较长,多为5天以上,体温一般也是高热,但与幼儿急疹的体温变化特点不同,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长且伴随多种其他系统症状。
体温变化中的护理要点
在高热期:对于幼儿急疹患儿,要注意根据体温情况进行护理。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同时要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高热会使患儿丢失较多水分,多喝水可以防止脱水。如果体温超过38.5℃,由于幼儿急疹多发生在婴幼儿,不建议低龄儿童过早使用退热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在出疹期:要保持皮肤清洁,勤给患儿更换衣物,因为出疹后皮肤可能会有轻微瘙痒,要避免患儿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同时继续监测体温,虽然体温已恢复正常,但仍需关注有无体温反复的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