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宫腔镜术中出血可以分几类

宫腔镜术中出血可以分几类

2025年10月14日 17:54:00
病情描述:

宫腔镜术中出血可以分几类

医生回答(1)
  • 曾晓琴
    曾晓琴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宫腔镜术中出血可分为与子宫本身病变相关、与操作相关、与患者自身凝血状态相关几类。与子宫本身病变相关包括黏膜下子宫肌瘤相关出血(因肌瘤致子宫肌层收缩不良等易出血)和子宫腺肌病相关出血(因子宫肌层异常、收缩不协调易出血);与操作相关包括电极损伤导致的出血(操作不当致肌层或血管损伤出血)和扩张宫颈引起的出血(扩张不顺利或器械选择不当致宫颈组织损伤出血);与患者自身凝血状态相关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出血(因凝血机制异常易出血不止)和妊娠期相关凝血变化导致的出血(妊娠状态下凝血系统变化易致出血)。

    一、与子宫本身病变相关的出血

    1.黏膜下子宫肌瘤相关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突出,在宫腔镜操作时,器械的刺激等可能导致其表面血管破裂出血。子宫肌瘤会使子宫肌层收缩不良,影响血管的正常闭合机制,从而在术中容易出现较多出血情况。对于有黏膜下子宫肌瘤病史的患者,术中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肌瘤占据宫腔内空间,破坏了正常的子宫结构和血供平衡。

    2.子宫腺肌病相关出血:子宫腺肌病时,子宫肌层弥漫性增厚,子宫腔形态往往不规则。在宫腔镜操作过程中,由于子宫肌层的异常,肌纤维收缩不协调,难以有效压迫血管止血,导致术中容易出血。有子宫腺肌病病史的患者,其子宫肌层的病变使得术中出血的概率增加,且出血可能相对较难控制。

    二、与操作相关的出血

    1.电极损伤导致的出血:宫腔镜操作中使用电切等电极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直接损伤子宫肌层或血管,引起出血。比如电极位置控制不准确,过度电切就会造成较深的组织损伤,进而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对于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发生这种电极损伤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而有丰富宫腔镜操作经验的医生可有效降低此类风险。

    2.扩张宫颈引起的出血:宫腔镜手术需要扩张宫颈,若宫颈扩张不顺利或扩张器械选择不当,可能会造成宫颈组织的损伤,引起出血。尤其是对于宫颈较紧、有多次宫腔操作史或宫颈发育异常的患者,扩张宫颈时更容易发生出血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宫颈弹性等情况不同,年轻患者宫颈相对较有弹性,而老年患者宫颈弹性差,扩张时出血风险也有所不同。

    三、与患者自身凝血状态相关的出血

    1.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出血: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术中由于凝血机制异常,血管破裂后难以正常形成血栓止血,从而导致术中出血不止或较易出血。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术前需要充分评估凝血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不同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凝血异常的机制不同,处理方式也有差异。

    2.妊娠期相关凝血变化导致的出血:对于妊娠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由于妊娠状态下体内凝血系统的变化,也可能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例如妊娠期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同时子宫血管等情况特殊,在宫腔镜操作时容易出现出血情况。妊娠期不同孕周的患者凝血状态也有所不同,孕周越大可能凝血相关变化越明显,术中出血风险也可能相应增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