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拉不出来怎么办问
拉大便拉不出来怎么办
-
缓解拉大便拉不出来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适度运动(有氧运动、腹部运动)、建立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来改善,若长时间无法缓解需就医,药物辅助非首选且应遵医嘱。
一、调整饮食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蔬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以每100克菠菜为例,约含2.2克膳食纤维;水果方面,苹果含有果胶等成分有助于排便,每天可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全谷物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像燕麦片,富含膳食纤维,每天可摄入50-100克左右。
2.保证充足水分: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一般成年人每天需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如果是老年人,由于其口渴感觉不敏感,更要主动定时饮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毫升左右,以保持肠道湿润,利于粪便排出。
二、适度运动
1.有氧运动: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每周进行3-5次,每次跑步30分钟左右,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米,通过跑步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也有助于肠道蠕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每天散步3-4次,每次20-30分钟,速度缓慢适中,能促进肠道蠕动。
2.腹部运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有帮助,比如仰卧屈膝运动,平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尽量将膝盖靠近胸部,每次做10-15次,每天可做2-3组,能促进腹部肠道的蠕动。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其做简单的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促进肠道蠕动。
三、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1.定时排便: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去厕所尝试排便,比如早餐后半小时,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此时肠道蠕动较为活跃,容易产生便意。儿童可以在每天晨起后或饭后尝试培养排便习惯,帮助其建立规律的肠道活动。老年人也应尽量固定排便时间,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形成条件反射。
2.排便时集中注意力:排便时不要分心,如不要看手机等,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对于儿童,家长要引导其在排便时不要玩耍,专心排便,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四、就医及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原则)
1.就医情况:如果通过上述调整饮食、运动、建立排便习惯等方法长时间仍无法缓解拉大便拉不出来的情况,就需要就医。比如老年人长期便秘,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如肠道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儿童长期便秘且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时,也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
2.药物辅助(非首选):一般不优先使用药物,如果确实需要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例如容积性泻药,像欧车前亲水胶,它可以增加粪便中的水分,使粪便松软,体积增大,从而促进排便,但儿童应避免使用此类刺激性较强的泻药。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适用于各年龄段,但儿童使用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