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痱子和湿疹问
怎么区分痱子和湿疹
-
痱子与湿疹在病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发病季节等方面有不同。痱子由高温闷热致汗液潴留等引起,分红痱、白痱、脓痱,夏季或湿热环境多发,好发于汗腺丰富且不易散热处;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迟发型变态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无明显季节性,好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冬季易复发加重,可通过这些方面区分,难辨时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和及时就医。
一、病因方面
痱子:主要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汗液不易蒸发,使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后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多见于夏季或湿热环境下,婴幼儿、肥胖者、长期卧床者等人群由于出汗较多或不易散热,更易发生痱子。
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等。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患湿疹,且易反复发作。
二、临床表现方面
痱子
红痱(红色粟粒疹):最常见,好发于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为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常成批出现,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
白痱(晶状粟粒疹):多见于卧床休息、高热汗出、体质虚弱者。好发于躯干部,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
脓痱(脓疱性粟粒疹):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及小儿头颈部等,为密集的丘疹基础上出现小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湿疹
急性湿疹:皮损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瘙痒剧烈。搔抓后皮肤易出现糜烂、渗出,若继发感染则可出现脓疱、脓液渗出等。
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个别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常有剧烈瘙痒,病情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部位,多对称分布。
三、好发部位方面
痱子:多发生在汗腺丰富、易出汗且不易散热的部位,如颈部、胸背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小儿头面部也是常见部位。
湿疹:好发部位不固定,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也可对称分布于四肢屈侧等部位。
四、发病季节方面
痱子:主要发生在夏季或炎热潮湿的环境中。
湿疹: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易复发或加重,与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
通过以上从病因、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发病季节等方面的区分,可以帮助准确判断是痱子还是湿疹。如果难以自行区分,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处理。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要密切观察皮肤状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痱子和湿疹的发生,若出现皮肤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