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是怎样的情况问
婴儿黄疸是怎样的情况
-
婴儿黄疸是新生儿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常见问题,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多出生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超4周一般情况良好仅轻微食欲不振,病理性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有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等特点,生理性因胆红素生成多、联结不足等,病理性因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障碍等,生理性仅见黄染,病理性有精神萎靡等严重可致胆红素脑病,诊断靠血清胆红素测定等,处理生理性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增喂养次数,病理性依病因治疗如光照等,早产儿黄疸风险高需密切监测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婴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病症,是新生儿常见临床问题。
二、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可超4周)。
2.表现:除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一般情况良好。
(二)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
2.血清胆红素特点:每日上升超5mg/dl或每小时>0.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
三、原因
(一)生理性黄疸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胎儿宫内低氧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出生后氧分压升高使过多红细胞破坏,胆红素产生过多。
2.联结的胆红素不足:新生儿出生时多有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生后5~10天才达成人水平,且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量及活性不足,致胆红素结合能力受限。
4.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再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达肝脏,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二)病理性黄疸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药物等可致。
3.胆汁排泄障碍: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等可引发。
四、表现
(一)生理性黄疸表现
宝宝一般情况良好,仅见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
(二)病理性黄疸表现
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吸吮无力、拒奶、易激惹、肌张力减退等,严重时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发热等。
五、诊断与处理
(一)诊断
通过血清胆红素测定等检查,医生结合黄疸出现时间、程度等综合判断。
(二)处理
1.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胆红素排泄。
2.病理性黄疸:根据病因治疗,如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胆红素代谢更不完善,发生病理性黄疸风险更高,需密切监测黄疸情况,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不恰当用药对低龄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加强观察并及时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