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里有鸡蛋大的硬块什么引起的问
乳房里有鸡蛋大的硬块什么引起的
-
乳房出现鸡蛋大硬块可能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炎症性疾病(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等有关,不同疾病成因和特点各异,发现后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性质,育龄女性要关注月经与肿块关系,有家族癌症史者应定期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发病风险。
一、乳腺纤维腺瘤
1.成因: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水平失衡有关,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可引起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过度增生、结构紊乱,从而形成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5~35岁。
2.特点:肿块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一般无疼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不粘连。肿块大小不一,大者可如鸡蛋大小。
二、乳腺癌
1.成因: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月经初潮早、绝经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年龄晚等内分泌因素、高脂饮食、长期大量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乳腺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2.特点:乳腺癌肿块一般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多伴有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等)、乳头凹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表现,肿块大小差异较大,可从较小的结节发展到鸡蛋大小甚至更大。
三、乳腺囊性增生病
1.成因: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2.特点:乳房胀痛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呈结节状、片状或颗粒状,质地韧而不硬,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不清,部分患者可伴有乳头溢液,少数患者肿块可较大,类似鸡蛋大小。
四、乳腺炎症性疾病
1.急性乳腺炎
成因: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引起。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特点:发病初期乳房局部红、肿、热、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脓肿,肿块质地较硬,有压痛,脓肿形成后可触及波动感,肿块大小因病情而异,较大的脓肿可似鸡蛋大小。
2.浆细胞性乳腺炎
成因: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40岁女性多见。
特点:乳房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肿块边界不清,质地较硬,部分患者可伴有乳头溢液,病情反复发作,肿块大小不等,有的可发展至鸡蛋大小。
当发现乳房里有鸡蛋大的硬块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肿块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育龄女性,要关注月经周期与乳房肿块的关系;对于有家族癌症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